何处清时快往还,太平门外好湖山。
閒花野草应无数,惟有青松最耐看。
何处清时快往还,太平门外好湖山。
閒花野草应无数,惟有青松最耐看。
这首诗描绘了太平门外湖光山色的宁静与美好,诗人薛瑄在清时畅游其间,表达了对自然风光的喜爱与赞美。首句“何处清时快往还”,以疑问的语气引出对美好时光的向往,暗示了诗人对当前时刻的珍惜和愉悦。接着,“太平门外好湖山”点明地点,强调了环境的宁静与和谐,为后续的景物描写奠定了基调。
“闲花野草应无数”一句,通过“闲花野草”的形象,展现了大自然的丰富与生机,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平凡事物的欣赏态度。“惟有青松最耐看”则将视角聚焦于“青松”,不仅因其长久不衰的生命力象征着坚韧与永恒,也体现了诗人对这种生命力的钦佩和向往。整首诗通过对比“闲花野草”与“青松”,突出了自然界的多样性和内在的深层意义,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力量的赞美。
五年不唤溪南渡,日夕心驰洛西路。
山中今日见君诗,惆怅良辰又相误。
龙蛇大泽变风景,虎豹天门郁烟雾。
丈夫不合把锄犁,青鬓无情忽衰素。
平泉漫作穷愁志,笠泽休题自怜赋。
长安正有五侯鲭,肮脏谁能作楼护?
青灯老屋深蓬蒿,蝙蝠掠面莎鸡号。
剑歌夜半激悲壮,松风万壑翻云涛。
区区墓上曹征西,我知惭愧王东皋。
人生只有一杯酒,螟蛉蜾蠃安能豪。
驱驰戎马閒,太平不复见。
往往谈隽永,宁许齐士辩。
有田宜早归,夺恐遭窦宪。
再三欲买邻,愧我无千万。
难倩沽酒奴,待立便了券。
筹堂天下士,风度迈羲献。
别后曳裾人,造门恨无便。
握手再相逢,虚左待益善。
平生身口累,老大折腰倦。
莫讶陶先生,自作五柳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