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灯淡月斗清光,玉漏迟迟夜正长。
韶乐奏时双凤舞,辇尘生处百花香。
綵山巧对龙楼外,仙掌平分御座旁。
宴赏每怀忧惕在,宵衣传授自先皇。
华灯淡月斗清光,玉漏迟迟夜正长。
韶乐奏时双凤舞,辇尘生处百花香。
綵山巧对龙楼外,仙掌平分御座旁。
宴赏每怀忧惕在,宵衣传授自先皇。
这首诗描绘了元宵佳节华灯初上、淡月映照下的京城景象,以及宫廷中欢庆的热闹场面。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灯火辉煌、音乐悠扬、双凤翩翩起舞的场景,同时又不失对国家治理的深思熟虑。"华灯淡月斗清光",开篇即营造出一种静谧而高雅的氛围,"玉漏迟迟夜正长"则点明时间的悠长与夜晚的深沉。接下来的"韶乐奏时双凤舞",通过音乐与舞蹈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节日的欢乐气氛。"辇尘生处百花香"一句,既描绘了车马行过之处花香四溢的景象,也暗喻了皇家出行的尊贵与荣耀。
"綵山巧对龙楼外,仙掌平分御座旁",进一步渲染了皇宫的壮丽与庄严,"綵山"可能是指装饰精美的山形建筑,"龙楼"和"御座"则直接指向皇家的居所,显示了权力与威严。"宴赏每怀忧惕在,宵衣传授自先皇",最后两句表达了君主在享受节日之乐的同时,不忘国家的安危与责任,体现了古代帝王对于治国理政的深思熟虑和对前代君王的继承与学习。整首诗不仅描绘了节日的盛况,更蕴含了深厚的历史感和责任感,展现出明代宫廷文化的独特魅力。
岁华如水流难住,凋年又看行尽。
做冷风酸,禁寒雨细,到耳凄然几阵。幽窗睡稳。
爱纸帐虚明,素光萤粉。
屋小于舟,添来竹瓦翠筠润。
青灯如豆静对,喜观书老眼,细字堪近。
时复相于,此闲领略,佳处醰醰随分。梅华数本。
待持赠无由,祗通芳讯,独享惭余,愧君还自哂。
蛩声初咽,正尊前话,竹下凉夕。
回头恨事如水,相怜倦旅,伤心愁说。
等是巫山一现,奈云散愁结。
望隐约天上银河,浅浅情澜几时竭。
瑶华分是伤摧折,更难堪、未落人先别。
秋千院落何处。萤火点、晚花如雪。
镜破珠沉,一样红笺芳讯都绝。
只梦里还道相思,泪满罗襟月。
画船归,瑶笛断,泪眼碧波冻。
今岁天涯,赚尽燕莺梦。
有谁扶醉湖南,玉钩斜路,只肠断。夕阳相送。
倩痕重。任他芳草横陈,屐边忍轻弄。
怕有离魂,尚恋栈香冢。
只恐留得愁恨,东风多事,又吹出、情苗根种。
萧寺天寒,君行有日余心荡。
麻衣如雪惜分襟,未语先惆怅。两载交情倜傥。
七十日、流光一晃。东风解冻,车马萧萧,送君桥上。
会短离长,幸君与我年皆壮。
思君夜夜梦扬州,跨鹤寥天旷。城郭绿杨交障。
皱长江、桃花春浪。明年别后,南北邮筒,寄声无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