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诗人少显荣,逃名何用更题名。
诗中有虑犹须戒,莫向诗中著不平。
自古诗人少显荣,逃名何用更题名。
诗中有虑犹须戒,莫向诗中著不平。
这是一首蕴含深意的古典诗歌,其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诗人开篇便提出一个颇具普遍性的问题:历来诗人们往往不以显赫的荣耀为目的,他们逃避名利,又何须在诗中多此一举,重申自己的名字?这不仅是对个人处世态度的一种反思,也是在探讨艺术创作与个人声望之间微妙的关系。
接着,诗人转而强调“诗中有虑犹须戒”,这是对于诗歌创作的一种警示。诗人认为在诗歌这门艺术形式中,应有所忧虑和自我约束。这既是对个人修养的要求,也体现了诗人对作品内涵深度的追求。
最后一句“莫向诗中著不平”则更进一步指出,在诗歌创作过程中,不应流露个人情感的不满或怨恨。诗人似乎在强调,艺术创作应当超越个人的喜怒哀乐,更应当追求一种精神上的平和与至善。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诗人命运、创作态度及作品内涵的深刻反思,不仅展现了诗人个人的哲学思考,也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文以载道”的传统美学观念。
碧藓封枝,点寒英、疏疏玉清冰洁。
梦忆旧家,春与新恩,曾映寿阳妆额。
绿裙青袂南邻伴,应怪我、精神都别。
恨衰晚、春风意思,顿成羞怯。犹念横斜性格。
恼和靖吟魂,自来清绝。
斜傍劲松,偷倚修篁,总是岁寒相识。
绿阴结子当时意,到如今、芳心消歇。
小桥夜,清愁倦陪澹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