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霓裳中序第一.寒山寺晚眺用草窗韵》
《霓裳中序第一.寒山寺晚眺用草窗韵》全文
清 / 张仲炘   形式: 词

江村翠嶂叠。寺寂庭深空乱叶。天际朔鸿阵结。

正孤棹剪波,疏钟催月。芦花喷雪。

带冷烟,吹恨吟箧。寒山去,尘昏素壁,把笔共谁说。

幽绝。醉歌还咽。树影飐,斜阳黯灭。江郎长是赋别。

泣洒银屏,梦断金玦。旧欢人仨缺。

忍再舞、山香怨阕。销凝久,一星渔火,倦对引庄蝶。

(0)
鉴赏

这首《霓裳中序第一·寒山寺晚眺用草窗韵》由清代末年到近现代初的诗人张仲炘所作,描绘了寒山寺傍晚时分的景象,充满了静谧与深邃的氛围。

开篇“江村翠嶂叠”,描绘了江边村落周围群山翠绿,层峦叠嶂的壮丽景色。接着“寺寂庭深空乱叶”,点明寒山寺的宁静与深邃,庭院中落叶飘零,更添几分寂寥之感。天际处“朔鸿阵结”,北归的大雁排成阵列,为画面增添了一抹生动的动态美。“正孤棹剪波,疏钟催月”,独木舟在水面上划出波纹,稀疏的钟声催促着夜幕的降临,营造出一种时间流逝的紧迫感。

“芦花喷雪”一句,以芦花比作雪花,形象地描绘了芦花在风中摇曳的美丽景象。“带冷烟,吹恨吟箧”,冷烟笼罩,似乎带着无尽的愁绪,诗人将情感融入自然之中,使得景物更加富有情感色彩。“寒山去,尘昏素壁,把笔共谁说”,寒山远去,墙壁上的灰尘模糊,诗人提笔却无人可诉,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幽绝。醉歌还咽”,在幽静的环境中,诗人或许曾试图借酒浇愁,但歌声却难以畅快地表达出来。“树影飐,斜阳黯灭”,夕阳西下,树影摇曳,光线逐渐暗淡,整个场景显得更加凄凉。“江郎长是赋别”,引用典故,暗示诗人如同江淹一样,常常在离别中挥毫泼墨。“泣洒银屏,梦断金玦”,泪水洒在银色的屏幕上,梦中的美好瞬间破碎,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失落。“旧欢人仨缺”,昔日的欢乐如今只剩下三人,强调了离散与孤独的主题。“忍再舞、山香怨阕”,即使想再次舞动,也无法抚平心中的哀怨。“销凝久,一星渔火,倦对引庄蝶”,长时间的凝思后,只有远处的一点渔火相伴,疲倦中面对着庄蝶,进一步深化了孤独与无奈的情感。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寒山寺晚眺时的静谧与深沉,以及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哀愁,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意境的佳作。

作者介绍

张仲炘
朝代:清

张仲炘(1857-1913),字慕京,号次珊,又号瞻园。湖北江夏(今武汉)人。清光绪三年(1877)进士,散馆授编修。强学会会员。官至江南道监察御史,江苏尊经书院山长。张仲炘与“晚清四大家”朱祖谋、王鹏运、郑文焯等交往甚密。早年在苏州曾参加郑文焯组织的壶园词社,入京后加入咫村词社及校梦龛词社,参与“庚子事变”后京师词人的“春蛰吟”。
猜你喜欢

偈颂八十五首·其二十三

祇园千树秀,净土九莲敷。

多少参玄士,茫茫在半途。

(0)

偈颂二十一首·其五

寰中独照万机息,壸外分权六国清。

四海晏然王化里,不须当道话升平。

(0)

偈颂二十一首·其十八

沤澄巨浸无踪迹,月转层峦显大功。

刹海毫芒无欠剩,空山和月撼松风。

(0)

登山须到顶,入海须到底,学道须到佛祖道不得处。

若不如是,尽是依草附木底精灵,吃野狐涕唾底鬼子。

(0)

癸酉春侨居无为寺归云阁以十五游方今五十为题信笔十首终在五首·其一

十五游方今五十,羞将白发对春风。

故园泉石情长在,近日江湖趣不同。

莺友怕寒抛柳巷,蜂臣探暖到花丛。

芳菲时节偏多感,无奈归心逐塞鸿。

(0)

悼许梅屋

相伴梅花过一生,月香水影是肝肠。

如今梅坏先生死,屋外春风吹夕阳。

(0)
诗词分类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于鹄 颜延之 林纾 郭子仪 裴迪 刘大夏 洪迈 康与之 潘耒 郑梦周 张谓 陆容 陈人杰 许敬宗 刘铭传 范致虚 王士祯 赵令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