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苦雨四首·其四》
《苦雨四首·其四》全文
明 / 王渐逵   形式: 古风

石渠纡远涧,水溢舟楫通。

乘之欲何为,驾言思我朋。

入市岂不遄,所忧在积阴。

风伯自诒阻,丰隆亦骄横。

旱潦多荐臻,咎徵复何从。

安得写我忧,杖策舒眺登。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渐逵的《苦雨四首(其四)》,通过描绘连绵不断的雨水给人们带来的困扰和忧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与社会生活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首句“石渠纡远涧,水溢舟楫通”,描绘了蜿蜒曲折的溪流,水流充沛,船只得以通行的情景,隐喻着尽管外界环境艰难,但仍有途径可以前行。接着,“乘之欲何为,驾言思我朋”表达了诗人想要借助这股力量,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面对困境。

“入市岂不遄,所忧在积阴”则指出进入市场虽快,但最让人担忧的是持续的阴雨天气。接下来,“风伯自诒阻,丰隆亦骄横”将风雨人格化,指责风神和雷神自作主张,带来阻碍。紧接着,“旱潦多荐臻,咎徵复何从”描述了干旱和洪水交替出现,让人们无所适从,暗示了自然界的无常和不可预测性。

最后,“安得写我忧,杖策舒眺登”表达了诗人希望找到一种方式来抒发内心的忧虑,或许通过行走和眺望,能够暂时忘却烦恼,寻求心灵的宁静。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自然现象为背景,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与人文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洞察。

作者介绍

王渐逵
朝代:明

(1498—1559)明广东番禺人,字用仪,一字鸿山,号青萝子、大隐山人。正德十二年进士,官刑部主事。以养母请告,家居十余年,后至广州,适有诏,养病逾三年者不复叙用。乃赴会稽,谒王阳明墓,与其门人讲学。久之乃归。后复被荐入京,言事不报,复乞归。嘉靖三十七年十二月卒。有《青萝文集》。
猜你喜欢

峡路山行即事十首·其七

鼙鼓鸣山绿叶摇,繁声嚣杂漫终朝。

不如涧下一杯水,沃起行人心肺焦。

(0)

题陈和仲观聚堂

习庵筑室,扁曰观聚。堂前何有,万象可睹。

山如郛郭,烟云吞吐。草木沃若,春光媚妩。

脩篁漫山,不知隆暑。何况秋空,呼日入户。

朔风吹雪,松声如怒。上天下地,四方曰宇。

物生其间,何可胜数。我于是观,乐哉斯土。

随意作室,不华不窳。买山旋添,稍葺园圃。

得趣幽闲,不入城府。良朋偶来,倾倒肺腑。

不及时事,惟谈邹鲁。朋去何为,周易一部。

消息盈虚,穷今亘古。观乃自观,寂无一语。

(0)

读朱冠之诗有作三首·其二

浮云擘破月华明,怎得浮云不再生。

几度月明云几擘,全无云翳月全清。

后生欲解凭谁问,先觉虽知肯尽明。

苦硬工夫须彻底,秋云漠漠一轮横。

(0)

山花子.成支使出侍姬,次穆季渊韵

雾阁云窗别有天。丰肌秀骨净娟娟。

独立含情羞不语,总妖妍。

持酒听歌心已醉,可怜白发更苍颜。

红烛纱笼休点著,月中还。

(0)

寄筠州张录事

每到友朋相会地,未尝一日不思君。

小诗曾托乡僧寄,善政因逢故客闻。

山上仙踪丹鼎在,郭边溪色市桥分。

公馀若起吟游兴,游处多应见白云。

(0)

和蔡天启赠文潜之什

蔡侯饱学困千釜,濯足清江起南土。

剧谈颇似燕客豪,快夺范雎如坠雨。

东城桥梓未足论,柏直何为口方乳。

蒋侯山中伴香火,三年不厌长蔬苦。

平生瑰玮有谁同,要得张侯三日语。

昼闲那自运甓忙,时清不用闻鸡舞。

桓荣欢喜见车马,书册辛勤立门户。

要当食肉似班超,猛虎何尝窥案俎。

(0)
诗词分类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诗人
薛瑄 黄衷 邵雍 李东阳 戴亨 湛若水 区大相 王恭 张弼 郑孝胥 辛弃疾 欧阳修 刘攽 陈毅 郭祥正 边贡 韩维 张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