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太傅中书令张文节公挽词三首·其三》
《赠太傅中书令张文节公挽词三首·其三》全文
宋 / 宋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平日开黄阁,兹辰奠素旗。

留侯尝辟谷,岩说遂骑箕。

天迥哀笳咽,林长导翣迟。

行人此堕泪,何必岘亭碑。

(0)
翻译
平时常在官署办公,今日却竖起素色旗帜。
像留侯张良曾修行辟谷,岩说先生也仿佛骑着簸箕而行。
天空辽阔,哀伤的笳声低沉回荡,树林深远,送葬的队伍缓慢前行。
过路的人也会因此落泪,何须一定要在岘亭立碑纪念。
注释
黄阁:古代高级官员的官署,这里指朝廷。
素旗:白色的旗帜,用于丧事或特殊仪式。
辟谷:道家修炼方法,不食五谷以求长生。
岩说:可能是人名,具体身份未知。
骑箕:道教传说中仙人骑着簸箕升天,象征仙逝。
笳咽:笳声悲凉,形容哀乐。
导翣:引导灵柩的仪仗队,翣为古代的一种扇形车饰。
行人:过路的人,泛指看到这一场景的人。
岘亭碑:岘山上的亭子,有纪念名人的石碑。
鉴赏

这是一首写给太傅中的挽词,表达了诗人对于逝去英杰的缅怀之情。"平日开黄阁,兹辰奠素旗"两句,通过对黄阁与素旗的描绘,表现出一种庄重而又悲凉的氛围。"留侯尝辟谷,岩说遂骑箕"中的“留侯”指的是西汉初年功臣张良,以其智谋著称,而“岩说”则是古人隐居之处,这两句通过历史人物和自然景观的结合,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怀念。

"天迥哀笳咽,林长导翣迟"这两句,通过声音和景物的描写,传递出一种哀伤之声与时间流逝的感慨。"行人此堕泪,何必岘亭碑"则是诗人在游历中因思念而流下的泪水,以及对是否需要留下纪念碑石的疑问。这两句体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情感的深沉。

整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深远的情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历史人物的引用,表达了诗人对于逝者的缅怀之情,以及对生命流逝和历史变迁的感慨。

作者介绍
宋庠

宋庠
朝代:宋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猜你喜欢

题徐翼所年伯素履图说十二首·其一庭闱受业

人以官拓产,伊产以官落。

何能卑小官,而不清献若。

世情难与偕,所贵在空橐。

贻谋亦有良,一经不为薄。

(0)

水居漫兴·其二

柴门春掩寂寂,小楼卧起徐徐。

朝来公事几许,过桥东岸观鱼。

(0)

和许静馀先生闭户吟·其三

君平尝避世,仲蔚爱閒居。

城市何妨隐,蓬蒿岂必除。

榻留孤剑伴,人共一瓢馀。

涤尽人间念,吾将返厥初。

(0)

湖上閒居季思子往适至

正尔山水閒,念吾烟霞友。

春风吹微波,日暮倚杨柳。

我友惠然至,童仆喜奔走。

相别叹经时,相逢虑非久。

所欢得晤言,欲言仍无有。

默默各自怡,一室閒相偶。

夜深不能寐,明月在东牖。

(0)

送杨贞复宫洗请告南还贞复闻乃弟之变

十年强半卧林丘,又向君王乞昼游。

六月炎蒸愁客路,一帆烟雨送行舟。

鸰原梦断悲青草,鵻栩吟成叹白头。

万里瞻云情自切,承明肯为故人留。

(0)

送宁云田备兵独石

中朝节使行边日,犹是单于款塞年。

剑气夜寒青海月,笳声秋断赤城烟。

北门尺堠遥连晋,上谷层关迥抱燕。

闻说汉庭论保障,黄金雀印待君悬。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王之涣 滕宗谅 道济 丁敬 包拯 范晔 屈复 洪升 慧远 丁日昌 钱俶 徐淑 萧泰来 张志和 神秀 薛昭蕴 韩崶 刘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