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以官拓产,伊产以官落。
何能卑小官,而不清献若。
世情难与偕,所贵在空橐。
贻谋亦有良,一经不为薄。
人以官拓产,伊产以官落。
何能卑小官,而不清献若。
世情难与偕,所贵在空橐。
贻谋亦有良,一经不为薄。
这首诗通过对比官职与财产的关系,探讨了世情与个人操守之间的冲突。诗人曹于汴借题徐翼所年伯的“素履图”展开议论,表达了对清廉官员的赞美和对世态炎凉的感慨。
首句“人以官拓产,伊产以官落”,形象地描绘了官场中权力与财富的紧密联系,一方面官员凭借职务之便获取丰厚的财产,另一方面也可能因职务变动而失去原有的财富。这种现象反映了官场的复杂性和多变性。
接着,“何能卑小官,而不清献若”,诗人提出疑问,为什么一些地位较低的官员能够保持清正廉洁,不为权势所动,不被物质诱惑所腐蚀。这不仅是对这些官员个人品质的肯定,也是对当时社会中少数坚守道德底线官员的颂扬。
“世情难与偕,所贵在空橐”,指出在世态炎凉的社会环境中,与世俗同流合污容易,而保持清贫自守则难能可贵。这里强调了个人操守的重要性,即使在物质匮乏的情况下,也能坚持自我,不随波逐流。
最后,“贻谋亦有良,一经不为薄”,诗人认为,良好的家教和教育是培养高尚品德的关键,即使出身贫寒,只要接受良好的教育,也能成为有道德、有作为的人。这一观点体现了对教育价值的重视,以及对通过教育改变命运的乐观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官场现象的反思,表达了对清廉官员的敬仰和对世态炎凉的批判,同时也强调了教育在塑造人格中的重要作用。
过墙新竹翠交加,绿树阴阴噪乳鸦。
花到酴醾香结局,鸟鸣鶗鴂客思家。
煮茶汤沸风声转,梦草诗成日影斜。
零落残红青子满,渐看金弹熟枇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