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壬戌五月与和叔同游齐安·其二》
《壬戌五月与和叔同游齐安·其二》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豪]韵

据梧枝策事如毛,久苦诸君共此劳。

遥望南山堪散释,故寻西路一登高。

(0)
注释
据梧枝:根据自然现象判断。
策事:推测事情。
如毛:形容众多。
久苦:长期劳累。
诸君:大家。
共此劳:共同承受这份劳苦。
遥望:远望。
南山:指代远方的山。
堪散释:足以舒缓心情,消除烦恼。
故:所以。
寻西路:寻找西边的道路。
一登高:去登高。
翻译
根据梧桐枝叶的迹象推断事情繁多如毛发,长久以来,大家共同承受着这番辛劳。
远远眺望南山,仿佛能消解心中的烦忧,于是决定寻找西边的小路去登高望远。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同游的景象,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烦恼、追求心灵自由的意境。开篇“据梧枝策事如毛”一句,以生长在梧桐树上的苔藓比喻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繁复,既表明了诗人对日常琐事的不屑,又暗示了一种时光易逝、须臾难留的情感。紧接着“久苦诸君共此劳”则是对同游之人的呼唤,共同摆脱那些烦恼。

下片转折自然,“遥望南山堪散释”一句中,“南山”不仅是一个具体的地理指向,也象征着一种精神的寄托。诗人通过“堪散释”的动作,表达了一种心灵的解脱与放松。而“故寻西路一登高”则是对这种超然物外追求的进一步展现,“西路”可能指向一个更远、更高的地方,这里的“登高”不仅是身体上的攀登,更有精神上的升华。

整首诗通过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好的领略,以及在自然中寻找心灵安宁的意愿。语言简洁而富有韵味,情感真挚而不失文采,是一首颇具境界的山水田园诗。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和答似都宪

行台喜读眉山稿,秀句来从建业城。

豸笔似争莲社乐,骊珠频烛草堂明。

高怀便足降馀子,多病真输老半生。

徙倚石阑遥送目,停云无限别来情。

(0)

题扇赠智亨郑隐君

红杏飘香过水村,路人争识郑公孙。

年来抱病无虚日,请药翻嫌数叩门。

(0)

赠世医詹宗惠

抱疾经年体渐平,喜君医社得寻盟。

参苓屡奏千金效,桑梓能敦百世情。

先老衣冠誇种德,尚方供奉待知名。

早衰愧乏河东笔,佳传无由纪宋清。

(0)

和提学王侍御明仲游茅山诗韵

翠壁分明鬼斧裁,蕊宫亦自化城来。

寰中雨罢龙归穴,海上风生鹤唳台。

葛令丹垆今寂寞,陶君仙骨此胚胎。

病来欲作寻真客,三洞閒披鸟篆猜。

(0)

八月九日醉书·其三

书舍深深隔素屏,画图时上雨苔青。

年来溽暑无逃处,拟作南山竹下亭。

(0)

亚父冢

废冢曾经盗发频,白头空作楚谋臣。

填胸一怒缘何事,嬴得渔樵冷笑人。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刘迎 金农 黄姬水 贺双卿 黄宗羲 欧阳建 刘言史 李濂 洪秀全 梁佩兰 许衡 李渊 高明 蔡清 陆釴 殷尧藩 梁同书 周敦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