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壁分明鬼斧裁,蕊宫亦自化城来。
寰中雨罢龙归穴,海上风生鹤唳台。
葛令丹垆今寂寞,陶君仙骨此胚胎。
病来欲作寻真客,三洞閒披鸟篆猜。
翠壁分明鬼斧裁,蕊宫亦自化城来。
寰中雨罢龙归穴,海上风生鹤唳台。
葛令丹垆今寂寞,陶君仙骨此胚胎。
病来欲作寻真客,三洞閒披鸟篆猜。
这首明代程敏政的诗《和提学王侍御明仲游茅山诗韵》描绘了茅山的壮丽景色和神秘氛围。首句"翠壁分明鬼斧裁"以夸张的手法赞美山壁如刀削般陡峭,仿佛鬼神之力所造。次句"蕊宫亦自化城来"暗示山中的道教仙境与现实世界的交融,犹如仙宫降临人间。
第三句"寰中雨罢龙归穴"形象地描绘雨后茅山的宁静,仿佛龙从云中归来,隐入山穴,增添了神秘色彩。第四句"海上风生鹤唳台"则借海上的风声和鹤鸣,营造出空灵的意境,让人联想到仙人踪迹。
第五、六句"葛令丹垆今寂寞,陶君仙骨此胚胎"提及葛洪炼丹炉的寂寥和陶渊明般的仙风道骨,暗指茅山曾是修道者的圣地。最后两句"病来欲作寻真客,三洞閒披鸟篆猜"表达了诗人因病而向往超脱尘世,欲探寻自然和真理的心境,以及对山中秘境的猜测和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茅山的自然之美和道教文化的深厚底蕴,体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知识探索的热情。
数月已办去,今日始成行。
天公怜我,特地趁晓作霜晴。
万里奔驰为米,四载淹留为豆,自笑太劳生。
父老漫遮道,抚字愧阳城。
君有命,难俟驾,合兼程。
故山心切,猿鹤应是怨仍惊。
多谢使华追路,不忍客亭分袂,已醉酒犹倾。
莫久西南住,汉代急公卿。
四载分蜀阃,万里下吴樯。
老怀易感,厌听催别笛横羌。
自愧谋非经远,更笑才非任剧,安得召公棠。
有志但碌碌,无绩可章章。
汉嘉守,明似月,洁如霜。
邦人鼓舞,爱戴惟恐趣归忙。
况是水曹宗派,仍得苏州句法,燕寝书凝香。
且趁东风去,步武近明光。
挺挺祖风烈,瑞岁滞偏州。
元龙豪气。
宜卧百尺最高楼。
万丈文章光焰,一段襟怀洒落,风露玉壶秋。
乱石惊涛处,也作等闲游。
适相逢,君去骑,我归舟。
清都绛阙密迩,切莫小迟留。
趁取亲庭强健,好向圣朝倾吐,事业肯悠悠。
回首藩宣地,恩与大江流。
乘兴西来,问谁是、平生相识。
算惟有、瑶台明月,照人如昔。
万里清凉银世界,放教千丈冰轮出。
便招邀、我辈上层楼,横孤笛。
阴晴事,人难必。
欢乐处,天常惜。
幸星稀河淡,云收风息。
更著两贤陪胜赏,此身如与尘寰隔。
笑谪仙、对影足成三,空孤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