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土多为寇,西江尽畏途。
山行阻篁竹,水宿碍萑蒲。
使越才应有,征蛮力岂无。
空传人赠剑,不见虎衔珠。
南土多为寇,西江尽畏途。
山行阻篁竹,水宿碍萑蒲。
使越才应有,征蛮力岂无。
空传人赠剑,不见虎衔珠。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边塞战争的氛围,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述来反映战乱和艰难。"南土多为寇"表明南方土地上充斥着敌人的踪迹,而"西江尽畏途"则是说西江沿岸的道路都让人感到恐惧。山路因竹林而变得曲折不通,水路又被碍阻的萑蒲所困扰。
诗中的"使越才应有"和"征蛮力岂无"表达了对外交事务上才能与力量的期待,但这种期待并未得到满足。最后两句"空传人赠剑,不见虎衔珠"则是一种比喻,意指那些曾经承诺要送来宝剑的人,如今却不见踪影,就像传说中的老虎衔着珠宝一样,是不存在的。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事活动的描写,表达了战乱时期人们对于和平与英雄才能的渴望,以及这种渴望未能实现的失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