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束三钟未苦贫,端居终岁谢尘氛。
春回苒苒生芳草,日暮悠悠对碧云。
往事已嗟存土梗,乘时争欲辨莸薰。
伤心极目空千里,肠断稽山正忆君。
十束三钟未苦贫,端居终岁谢尘氛。
春回苒苒生芳草,日暮悠悠对碧云。
往事已嗟存土梗,乘时争欲辨莸薰。
伤心极目空千里,肠断稽山正忆君。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正民所作的《寄元叔》。诗中描绘了诗人独居的生活状态,以及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
首句“十束三钟未苦贫”,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虽生活清贫,但内心并不感到痛苦。接着“端居终岁谢尘氛”一句,点明了诗人远离尘嚣,过着宁静的生活。春回大地,芳草萋萋,日暮时分,诗人独自面对着悠悠碧云,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
“往事已嗟存土梗,乘时争欲辨莸薰。”这两句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表达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土梗象征着过去的记忆,而莸薰则比喻那些难以分辨真伪的事物,暗示诗人试图在纷扰中寻找真理。
最后,“伤心极目空千里,肠断稽山正忆君。”诗人放眼望去,千里无人,心中满是对远方友人的深深思念。稽山,这里借指友人所在之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关怀和思念之情。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通过对日常生活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友情的珍视。
曾因客梦到西川,万户疏封祇隔年。
花重锦官思杜老,鹤飞沙苑看徐仙。
衰颜尚许任争齿,浅量深惭赐及肩。
照眼蜀妆依绣幌,共惊十载谶先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