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书如扫叶,日日战秋风。
辛苦经寒暑,精诚贯始终。
此中有真乐,谁与共肤功。
吾党多耆硕,贤劳合让公。
校书如扫叶,日日战秋风。
辛苦经寒暑,精诚贯始终。
此中有真乐,谁与共肤功。
吾党多耆硕,贤劳合让公。
这首诗以“校书如扫叶”开篇,形象地描绘了校书工作的辛勤与持久,如同扫落叶一般,每日都在与秋风抗争。接着,“日日战秋风”一句,生动展现了校书人面对工作挑战时的坚韧不拔。诗人通过“辛苦经寒暑”,强调了校书工作所经历的艰苦岁月,无论是酷热还是严寒,都未曾停止过努力。
“精诚贯始终”则表达了校书人对工作的全心投入和坚持到底的精神,这种精神如同贯穿始终的精诚,坚定不移。接下来,“此中有真乐”一句转折,指出在看似艰辛的工作中,其实蕴含着真正的乐趣,这乐趣可能来自于对知识的追求、对文化的热爱,或是与志同道合之人的交流。
“谁与共肤功”则提出了一种疑问,即在这样的努力中,又有谁能真正理解并分享这份辛劳与成就呢?这既是对社会认知的一种反思,也是对同僚、朋友之间情感联结的渴望。
最后,“吾党多耆硕,贤劳合让公”表达了对老年学者的尊敬与赞扬,认为他们作为知识的守护者和传承者,理应得到社会的尊重和认可。这里的“吾党”指的是志同道合的朋友或同行,而“耆硕”则是对年长学者的尊称。“贤劳合让公”则意味着在这些老年学者的辛勤付出面前,后辈应当谦逊学习,共同为文化的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赞美了校书工作的艰辛与价值,也体现了对老年学者的敬重与对知识传承的重视,充满了人文关怀和历史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