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骸为累。入世求超世。面壁嵩高仁者事。
方寸终无住地。眼前撩乱空花。一窗风雪交加。
我欲忏除绮语,相从熟习瑜伽。
形骸为累。入世求超世。面壁嵩高仁者事。
方寸终无住地。眼前撩乱空花。一窗风雪交加。
我欲忏除绮语,相从熟习瑜伽。
这首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朋友贞白日研读瑜伽师地论的回应。"形骸为累",形象地指出世俗生活中的物质和身体束缚,暗示了追求超脱的重要性。"入世求超世",揭示出在尘世间寻求精神解脱的愿望。
"面壁嵩高仁者事",借用佛教典故,比喻贞白日的修行,如同禅定中的仁者,静心修炼,不为外物所动。"方寸终无住地"进一步强调内心的平静与自由,不受外界干扰。
"眼前撩乱空花",描绘出世间纷扰如梦幻泡影,提醒贞白日要认清虚幻,保持清醒。"一窗风雪交加"则象征着修行路上的艰难困苦,但诗人鼓励对方坚韧不拔。
最后两句"我欲忏除绮语,相从熟习瑜伽",表达了作者自己也想通过瑜伽这样的修行方式,去除言辞上的过失,与贞白日一同深入学习,共同提升精神境界。
整体来看,这首词既是对朋友的关怀,也是自我修行的写照,体现了清末近现代初年文人对于传统佛教思想的接纳和反思。
幽人结屋江边住,俗声不到题诗处。
门前惟有树扶疏,檐间只许云来去。
落花如雨东风狂,绿阴满地春茫茫。
一声啼鸟惊梦破,翠屏浅印烟峰长。
海绡轻薄烟霏暝,空碧无痕湛清影。
天风吹落竽籁寒,岚光湿透衣裳冷。
我生已有遗世心,便欲长往穷幽寻。
微茫楼观不可到,云林冥冥苔碧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