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江上》
《江上》全文
明 / 傅汝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缆带水中苔,船从树里催。

草声听岸过,沙色辨风回。

洲土长崩屋,村山或起台。

无论下与上,俱是离家来。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江上的景象,充满了自然的生动与宁静之美。

首句“缆带水中苔”,以“缆带”比喻船只的缆绳,形象地描绘出船只停泊在水中的情景,而“水中苔”则增添了画面的生机与古朴之感。接着,“船从树里催”,仿佛船只在茂密的树林中穿梭,暗示着航行的动态美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存。

“草声听岸过,沙色辨风回。”这两句通过听觉和视觉的角度,展现了江边的自然景观。草声在耳边轻轻掠过,沙色随着微风的变化而变化,细腻地捕捉了自然界的细微变化,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充满生命力的氛围。

“洲土长崩屋,村山或起台。”洲土崩塌,房屋随之倾倒,村山间或许建起了新的台阁。这两句描绘了自然力量对人类居住环境的影响,同时也蕴含了对变迁与重建的思考。

最后,“无论下与上,俱是离家来。”无论是顺流而下还是逆流而上,无论是前往还是归来,都意味着远离家乡。这句话表达了对漂泊生活的一种感慨,以及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江上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与人类生活的和谐共生,以及对家乡的深切思念,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作者介绍

傅汝舟
朝代:明   字:远度   号:磊老   籍贯:闽县(今福建福州市区)   生辰:1476~1557年

傅汝舟(1476~1557年),初名舟,字远度,又字木虚,号磊老、丁戊山人等,闽县(今福建福州市区)人。其家初住朱紫坊,后迁丁戊山(嵩山)登龙巷。少与高濲同游学于吏部尚书郑继门下,通天象、堪舆,兼晓黄白炼丹术,曾遍游桂、湘、鄂、齐、鲁等地,求仙访道。好为画,工行草,与高濲齐名。其诗为文学家王世贞所推崇。明正德年间,在福州西湖建宛在堂,一时诗人云集。著有《傅山人集》、《傅木虚集》、《继傅山人集》、《唾心集》、《步天集》、《英雄失路集》各2卷,《拔剑集》3卷,《箜篌集》2卷,《拘虚集》5卷,《丁戊山人集》3卷
猜你喜欢

次韵顿起考试徐沂举人见寄二首·其二

老年从事忝南京,海内交游尚记名。

怯见广场心力破,厌看细字眼花生。

新科未暇通三尺,旧曲惟知有六茎。

空忆倚楼秋雨霁,与君看遍洛阳城。

(0)

张安道生日二首·其二

十载从公鬓似蓬,羡公英气老犹充。

生时别得星辰力,晚岁仍加鼎灶功。

世事不堪开眼看,劳生渐恐转头空。

问公试觅刀圭药,岁岁称觞此日中。

(0)

六祖南华寺

水转山来曲曲梯,参差楼殿占清辉。

龙章凤袭藏天篆,玉索金钩贲祖衣。

春去不知庭柏老,月明谁棹钓船归。

曹溪有路人人到,踏断玄关古亦稀。

(0)

送惠休师浮海如吴

游吴兴不浅,真欲跨冥鸿。

岂畏海波险,自明禅性空。

柁楼瞻北斗,帆索张东风。

我欲江南去,音书却易通。

(0)

可惜

可惜花飞尽,春归客未归。

艰难行路险,老大赏心稀。

翰墨谁曾问,渔樵与愿违。

江干空驻目,藜杖得相依。

(0)

庐陵乐府十首·其八

自君之往矣,幽房守岁华。

眉头匀翠淡,裙带缕金斜。

魂魄空成梦,音书不到家。

凭谁度庾岭,和泪寄梅花。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刘敏中 吴筠 范当世 陈继昌 赵文 马廷鸾 金涓 陆机 傅玄 李绅 施闰章 刘宗周 沈佺期 李裕 郑燮 冯子振 周昂 钱惟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