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顿起考试徐沂举人见寄二首·其二》
《次韵顿起考试徐沂举人见寄二首·其二》全文
宋 / 苏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老年从事忝南京,海内交游尚记名。

怯见广场心力破,厌看细字眼花生。

新科未暇通三尺,旧曲惟知有六茎。

空忆倚楼秋雨霁,与君看遍洛阳城。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辙所作的《次韵顿起考试徐沂举人见寄二首(其二)》。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年老后生活状态的感慨以及对往昔交游生活的怀念。

首句“老年从事忝南京”,诗人以自谦之语开篇,表明自己虽已年迈,仍任职于南京,流露出一种无奈而又略带自嘲的情绪。接着,“海内交游尚记名”一句,点明了诗人虽身处异地,但心中仍挂念着四海之内的朋友,体现了他广博的人脉和深厚的人情味。

“怯见广场心力破,厌看细字眼花生”两句,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对当前生活状态的不满。广场上的喧嚣令他感到心力交瘁,而阅读细小的文字则让他的眼睛感到不适,这两句通过对比,突出了诗人对平静生活的渴望。

“新科未暇通三尺,旧曲惟知有六茎”两句,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新科是指新近学习的知识,三尺可能指书籍或知识的深度;旧曲则是指过去的技艺或经验,六茎可能是指乐器或其他技艺的技巧。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新知识的无力应对和对过去技艺的深深怀念。

最后,“空忆倚楼秋雨霁,与君看遍洛阳城”两句,以回忆的方式结束全诗。诗人回忆起曾经与友人在秋雨后的楼台共赏洛阳城景的美好时光,表达了对过去友情和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也流露出对当下孤独和寂寞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场景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年老后生活状态的反思和对往昔友情的怀念,情感真挚,富有感染力。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朝代:宋   字:子由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生辰:1039—1112年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
猜你喜欢

夜坐

松风敲剑壁,花露滴琴床。

坐对前峰月,空山丛桂香。

(0)

春堤行

茸茸碧草曲江春,相逢尽是采芳人。

簇簇绮罗娇绿水,纷纷车马逐香尘。

嬉游共讶烟光好,叠榭层台类仙岛。

弦声疑杂鸟声喧,酒气偏随花气绕。

此时上客正淹留,扬鞭挟弹过长楸。

遥看蹴鞠东效外,戏罢鞦韆南陌头。

东郊南陌垂杨绿,拂袖游丝断仍续。

桃李丛中竞笑歌,锦屏罗扇香风逐。

日暖沙暄燕子飞,新裁白苧换春衣。

春堤到处堪行乐,春色娱人不忍归。

(0)

别吴山人广

客中仍送客,离思渺难任。

歧路一尊酒,故人千里心。

归云冲落雁,寒角乱秋砧。

湖海风尘里,前期何处寻。

(0)

寄白下同寅丁计部

忆从京国侍台端,颠著衣裳倒著冠。

汉署夜回惊鹤起,晋陵春丽过驹看。

一麾敢拟能分竹,三褫随加罢握兰。

摇落未须吟泽畔,故园松菊尚堪观。

(0)

踏青四首·其一

习习原上风,青青河畔柳。

风来吹吾衣,柳飞扑吾酒。

自吾返初服,逍遥乐畎亩。

去春住城市,今春耕谷口。

所遇无故物,结心惟逸叟。

岂不念芳辰,其如少良友。

鸟缘求匹鸣,兽为索群走。

感物伤我心,我心独怀旧。

芳草满道旁,拾以贻知厚。

(0)

杂诗

陶令归柴桑,种菊满东园。

累累故侯瓜,五色耀青门。

物畅乃适志,身约道弥存。

世路浩漫漫,是处有波澜。

变故在须臾,忧来原无端。

朝为云中龙,暮为阱中猿。

黄雀岂不高,挟弹有王孙。

遗荣如敝屣,弃置宁足论。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权德舆 皎然 徐祯卿 姚合 宋琬 张元干 谢薖 李希圣 柳永 林逋 李觏 朱彝尊 彭孙遹 萧纲 吴藻 陈邦彦 李流芳 皮日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