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令归柴桑,种菊满东园。
累累故侯瓜,五色耀青门。
物畅乃适志,身约道弥存。
世路浩漫漫,是处有波澜。
变故在须臾,忧来原无端。
朝为云中龙,暮为阱中猿。
黄雀岂不高,挟弹有王孙。
遗荣如敝屣,弃置宁足论。
陶令归柴桑,种菊满东园。
累累故侯瓜,五色耀青门。
物畅乃适志,身约道弥存。
世路浩漫漫,是处有波澜。
变故在须臾,忧来原无端。
朝为云中龙,暮为阱中猿。
黄雀岂不高,挟弹有王孙。
遗荣如敝屣,弃置宁足论。
这首《杂诗》由明代诗人区益所作,其内容深沉而富有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人生、世事及自然现象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首句“陶令归柴桑,种菊满东园”引用了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归隐田园、种植菊花的故事,象征着诗人追求自由、远离尘嚣的理想生活。接着,“累累故侯瓜,五色耀青门”描绘了一幅色彩斑斓、生机勃勃的画面,暗喻人生境遇的多变与丰富多彩。
“物畅乃适志,身约道弥存”表达了诗人认为事物发展到极致时便是最合心意的状态,身体的简约与内心的道义相辅相成,强调了精神层面的重要性。接下来,“世路浩漫漫,是处有波澜”揭示了人生的道路漫长且充满未知与挑战,暗示了世事的复杂与多变。
“变故在须臾,忧来原无端”指出人生中的变故往往突如其来,忧愁也常常不期而至,强调了生活的不确定性。随后,“朝为云中龙,暮为阱中猿”以比喻手法描绘了人生境遇的瞬息万变,从高处跌落至低谷,形象地展示了命运的无常。
“黄雀岂不高,挟弹有王孙”借用黄雀与王孙的典故,警示人们即使身处高位,也要警惕潜在的危险与威胁,体现了诗人对权力与地位的审慎态度。
最后,“遗荣如敝屣,弃置宁足论”表达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认为放弃荣誉如同丢弃旧鞋一样,不值得过分计较。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和社会的独到见解,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