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阙群仙罗玉质,也知天上足金银。
深惭造物相料理,岩穴偏宜槁木身。
贝阙群仙罗玉质,也知天上足金银。
深惭造物相料理,岩穴偏宜槁木身。
这首诗描绘了仙境中的景象与心境,充满了超脱尘世的意趣。首句“贝阙群仙罗玉质”,以“贝阙”象征仙境的华美,群仙皆为玉质,既显其高洁,又寓其不凡。接下来,“也知天上足金银”,似乎在说仙人们虽居于天上,享受着金银之富,但并不因此而满足或世俗化,体现了仙人超然物外的境界。
“深惭造物相料理,岩穴偏宜槁木身。”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造化的感激与自谦,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泊名利、向往简朴生活的态度。诗人认为自己如同枯木一般,更适合隐居于岩穴之中,远离尘嚣,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自省,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和对现实的深刻反思。
畏夏苦执热,开轩除郁蒸。
檐前鸟雀喧,朝旭上朱甍。
席间裁函丈,诗书浩纵横。
槃礴环堵间,幽独怀友生。
古人在黄卷,千载使我倾。
出门窥物变,草木各鲜荣。
青青墙东竹,见汝忽眼明。
爱玩不能忘,移根傍轩楹。
俯仰与竹俱,定交见深情。
不是无朋友,此君冰玉清。
风吹万籁响,寒梢韵竽笙。
我独哦其间,诗作秋虫鸣。
琅玕亦有实,期汝向秋成。
凤凰何时来,翙翙翔我庭。
我欲待明月,相从弄芙蕖。
月郭一再满,我行竟徐徐。
诛茅困黄埃,开卷疲蠹鱼。
缠缚二事间,红披绿萧疏。
秋风白发生,抚事增欷歔。
美人隔云山,芙蓉并吾庐。
近者不得见,逾远还何如。
花无三月长,人寿千岁馀。
相期不朽事,勿与草木俱。
君上钟鼎铭,我作山泽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