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不变旧,交深情愈淡。
世乐贻真羞,去若出阱陷。
故林泉石新,悠然在虚鉴。
寂寂夜香沉,无心答钟梵。
十年不变旧,交深情愈淡。
世乐贻真羞,去若出阱陷。
故林泉石新,悠然在虚鉴。
寂寂夜香沉,无心答钟梵。
这首诗《赠端禅师》由宋代诗人郭祥正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禅师端的深刻情感与敬仰之情。
首句“十年不变旧”,点明了时间的流逝,但与端禅师之间的深厚情谊却未曾改变,强调了友谊的恒久与纯粹。接着,“交深情愈淡”一语双关,既指人与人之间情感的自然演变,也暗含了对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真挚情感在复杂世态中的坚守。
“世乐贻真羞,去若出阱陷。”这两句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对于世俗欢乐的反思与批判,认为那些短暂的快乐无法与真正的内心平静相比,离开这样的环境仿佛是摆脱了一个陷阱。这不仅是对个人情感世界的探索,也是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
“故林泉石新,悠然在虚鉴。”诗人以“故林泉石新”描绘了禅师生活的宁静与美好,同时“悠然在虚鉴”则表达了对禅师超脱尘世、心灵纯净状态的赞美。这里“虚鉴”二字,既指清澈的水镜,也象征着禅师内心的清明与洞察力。
最后,“寂寂夜香沉,无心答钟梵。”夜深人静之时,香气渐渐消散,诗人似乎已融入了这份寂静之中,不再为外界的钟声梵音所动,达到了一种与世隔绝、心灵自由的状态。这一句不仅展现了诗人对禅师生活状态的向往,也暗示了自己在追求精神境界上的共鸣与认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与端禅师交往经历的回顾与反思,表达了对禅宗智慧的崇敬和对内心世界纯净追求的渴望,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
角角适时足,力走犹或迟。
从而不逮人,不若坐视之。
而予始用此,已无先人思。
间自念斯世,固亦未易为。
以其得而惭,曷若退自宜。
老身可孔颜,饿死犹夷齐。
予心最乐此,尤喜用自持。
岂将六尺躯,贱易五羖皮。
但无百亩田,得抱刚气归。
年来事穷蹙,露暴无自依。
姊寡不能嫁,儿孤牵我啼。
平生事文字,无路活寒饥。
勉从进士科,束若缚襁儿。
时时忽自笑,往往穷加悲。
有如高飞鸟,中路饥自低。
锐知从食来,不意身投黐。
神龙拿白日,挟雨万里飞。
使其口有衔,安得无驯随。
虽然平生志,固未忍相遗。
闲时自散开,纵吟助嘘嚱。
财将舒己私,岂敢偷人知。
黄君道德者,术业何颀颀。
手提九黄钟,旁取折籥吹。
悬知失气类,误以唱和期。
不知里社歌,不可郊庙施。
况余衰病馀,有气亦巳卑。
加之困俗学,羝角方牵羸。
诗陈尽自道,幸子怜无疵。
《答黄薮富道》【宋·王令】角角适时足,力走犹或迟。从而不逮人,不若坐视之。而予始用此,已无先人思。间自念斯世,固亦未易为。以其得而惭,曷若退自宜。老身可孔颜,饿死犹夷齐。予心最乐此,尤喜用自持。岂将六尺躯,贱易五羖皮。但无百亩田,得抱刚气归。年来事穷蹙,露暴无自依。姊寡不能嫁,儿孤牵我啼。平生事文字,无路活寒饥。勉从进士科,束若缚襁儿。时时忽自笑,往往穷加悲。有如高飞鸟,中路饥自低。锐知从食来,不意身投黐。神龙拿白日,挟雨万里飞。使其口有衔,安得无驯随。虽然平生志,固未忍相遗。闲时自散开,纵吟助嘘嚱。财将舒己私,岂敢偷人知。黄君道德者,术业何颀颀。手提九黄钟,旁取折籥吹。悬知失气类,误以唱和期。不知里社歌,不可郊庙施。况余衰病馀,有气亦巳卑。加之困俗学,羝角方牵羸。诗陈尽自道,幸子怜无疵。
https://shici.929r.com/shici/77mFbAR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