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气偏萧瑟,千山落木声;
征帆残烧外,隐隐见孤城。
朔气偏萧瑟,千山落木声;
征帆残烧外,隐隐见孤城。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边塞的景象,"朔气偏萧瑟"展现出北方秋风的寒冷与肃杀,"千山落木声"则通过落叶的声音,渲染出一种荒凉和寂寥的气氛。诗人乘船远行,"征帆残烧外"的景象中,远处的篝火在夜色中若隐若现,增添了旅途的孤独感。最后一句"隐隐见孤城",点明了目的地是一座孤独的城池,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漂泊之感。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深秋边塞行舟图,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的孤寂与思乡之情。
涛声趋左蠡,岭势接南安。匡庐真福地,境幽闲。
三天子障,虎踞与龙盘。
五老峰千丈,结个茅庐,任人谤是神仙。
记曾听万壑哀蝉。乐似奏钧天。
琪花飘满地,鸟衔残。桃源洞里,秦火到应难。
我与昌黎异,世间屈曲,不如从汝神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