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年熟看灵山面,常怪宝气充其间。
此行乃与公相识,不负平生识此山。
昔年熟看灵山面,常怪宝气充其间。
此行乃与公相识,不负平生识此山。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徐瑞所作,名为《与弋阳徐觉民主簿(其一)》。诗中表达了一位诗人对灵山的深厚情感以及与友人的相遇之喜。
首句“昔年熟看灵山面”,诗人回忆起过去多次仔细观赏灵山的景象,流露出对这座山的熟悉与喜爱。接着,“常怪宝气充其间”一句,描绘了灵山充满神秘而珍贵的气息,仿佛蕴含着无尽的宝藏,激发了人们对它的无限遐想。
“此行乃与公相识”转而提到诗人此次来访,与某人(或某群体)相遇,这不仅是一次普通的旅行,更是一次心灵的碰撞与交流。最后,“不负平生识此山”表达了诗人对这次相遇的满足与感慨,认为这次经历没有辜负他一生对灵山的向往与认识。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山水之美以及与友人相聚的喜悦之情,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处的审美追求。
莫登楼,楼外华灯人竞游。
翠枝威威六素虬,鸣梢一声从天头。
金炉烟开雉尾收,正见月射双琼钩。
半峰飞泉落惊沤,嘘呵紫雾鱼龙浮。
弦清管高脆欲流,霜寒雏凤丹山愁。
台上美人春风柔,舞腰回急宝钗投。
禁街特敕香车留,帘疏的皪排星眸。
画省宵閒空翠帱,束如穷兔离新罘。
况惊白发心悠悠,安复繁华事轻裘。
寄言侠少谁为俦,烂醉玉楼歌始休。
画船催鼓送将行,一醉离觞下玉京。
延阁漏閒空紫橐,洞庭波起猎红旌。
曾冠獬廌奸回詟,却佩龙泉种落惊。
莫向江城叹卑湿,贾生不似使君荣。
饿虎不食子,饥鹰不雌求。
虎饿不择肉,盛怒遇子收。
鹰饥爪喙狞,尚与雌同韝。
人岂二者然,恩义宜绸缪。
亲戚不宜怒,割恩以为仇。
此割非常割,此伤无血流。
肉割愈有日,恩割伤不收。
一割大义死,再割面相仇。
亲戚尚皆然,况又他人俦。
是己与世绝,于世何足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