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三妇艳辞》
《三妇艳辞》全文
元 / 戴良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大妇荡湖船,中妇歌《采莲》。

小妇独娇态,含羞辞未宣。

牵篷掩花面,何处不堪怜?

(0)
鉴赏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戴良所作的《三妇艳辞》,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三个不同性格的女性形象,展现了古代江南水乡的生活场景和人物情感。

“大妇荡湖船”,开篇便以“大妇”荡舟于湖上,展现了一幅宁静而悠远的画面。大妇的形象并未详细描绘,但通过“荡湖船”的动作,我们仿佛能感受到她的稳重与从容,她或许是一位经历过风浪,对生活有着深刻理解的女性。

紧接着,“中妇歌《采莲》”,中妇在湖面上歌唱《采莲》之曲,歌声悠扬,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生活的喜悦。《采莲》是中国古代民歌中常见的一种题材,多描绘女子在荷塘中采摘莲花的情景,充满着浪漫与诗意。中妇的歌声不仅表达了她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传递出一种对自然界的亲近与赞美。

最后,“小妇独娇态,含羞辞未宣”,小妇则以娇羞的姿态出现,她的言语尚未完全表达出来,却已让人心生怜爱。小妇的形象更为细腻,她的娇羞与未尽的话语,让人联想到少女的纯真与羞涩,以及对未知事物的好奇与期待。

“牵篷掩花面,何处不堪怜?”这句诗将画面推向高潮,小妇用篷布遮掩住自己的面容,这一动作既保护了自己的羞涩,又增添了几分神秘感。这句话不仅是对小妇行为的描述,更蕴含了对女性美的赞美和对人性深处情感的探索。无论是大妇的稳重、中妇的开朗,还是小妇的娇羞,都展现了女性在不同情境下的独特魅力,以及她们对生活态度的多样性。

整体而言,《三妇艳辞》通过三个不同性格的女性形象,展现了古代江南水乡的日常生活和人物情感,语言生动,情感细腻,富有诗意,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戴良
朝代:唐

猜你喜欢

悟南柯

白露三秋尽,清霜十月初。群花零落共萧疏。

唯有重阳,嘉景独魁梧。烂漫真堪爱,馨香不可辜。

人人皆插满头敷。试问乔公,簪著一枝无。

(0)

无俗念.暮秋

霜风荡扬,舞飘零、木叶斜飞阡陌。

极目长郊凝望处。衰菊斓斑犹坼。

点点苍苔,漫漫朝露,渐结清霜白。

山川高下,尽成一片秋色。

潇潇万物摧残,凄凉天气,愁损征途客。

水谷云根无可玩,独有苍苍松柏。

悟道真仙,忘机逸士,亘古同标格。

欺寒压众,自来天地饶得。

(0)

怀友

登楼复登楼,古月缺复满。

美人天一方,眷眷衣带缓。

沉吟向空窗,僩僩席不暖。

跬步隔千里,夜冷愁梦短。

卷纸难与伸,回肠终欲断。

何当御飙轮,相从事萧散?

(0)

吴姬曲六首·其一

吴姬美,远山澹澹横秋水。

玉纤软转绾青丝,金凤攒花摇翠尾。

隔云移步不动声,骑马郎君欲飞起。

欲飞起,楼上游人闹如市。

(0)

司马氏藏唐子华山水扇画

近来山水画郭熙,江南独数休宁令。

笔法精奇意态古,咫尺万里开天镜。

岩头老树如老龙,隔湖喜见山重重。

小桥依约野色远,茅庐隐映林影空。

门前垒块石头路,荒苔野草青无数。

往来不见车马尘,正似山翁旧居处。

程伯休父司马孙,风流文彩垂青门。

平生爱书入骨髓,尺素寸楮无不存。

我生所好亦殊绝,一见此图狂欲跌。

安得为招唐令来,添我梅花千树雪。

(0)

过扬州

东南重镇是扬州,分野星辰近斗牛。

人物渐分南北早,江淮不改古今流。

琼花香委神仙佩,杨柳风閒帝子舟。

十里朱帘晴不下,银罂翠管满红楼。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韩淲 杜甫 刘崧 范成大 邓云霄 朱熹 黄庭坚 顾璘 李白 顾清 方回 丘逢甲 周紫芝 杨士奇 李梦阳 张耒 陈造 王十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