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顷年谪宦解梁收得令狐补阙毛诗音义其本乃会昌三年所写数行残缺后人添之其笔迹乃工部毕侍郎所补也昨因问之乃云亡失多年矣作四韵以还之》
《顷年谪宦解梁收得令狐补阙毛诗音义其本乃会昌三年所写数行残缺后人添之其笔迹乃工部毕侍郎所补也昨因问之乃云亡失多年矣作四韵以还之》全文
宋 / 王禹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谪宦山州自训童,因求书籍有遭逢。

偶收毛郑古诗义,认得欧虞旧笔踪。

南郡携行心不足,西斋送去手亲封。

尘侵烟染尤堪重,年号标题历武宗。

(0)
翻译
被贬到山区担任教职,我借此机会寻求书籍,有所收获。
偶然间收集到毛郑古诗的深意,辨识出欧虞书法的旧迹。
带着这些书南郡出行,心中满是遗憾,只能亲手封装送往别处。
书籍经受了尘土和烟火的侵蚀,更显得珍贵,它们标注着武宗年号,记录着历史。
注释
谪宦:被贬官。
山州:偏远山区的州府。
训童:教导儿童。
书籍:图书。
遭逢:际遇。
毛郑:古代诗人毛诗、郑诗。
古诗义:古诗的深意。
欧虞:欧体和虞体书法。
旧笔踪:旧有的笔迹风格。
携行:携带出行。
心不足:内心遗憾。
西斋:西边的书斋。
送去:亲自送走。
尘侵烟染:经受尘土和烟熏。
尤堪重:更加珍贵。
年号:皇帝的年号。
历武宗:历经武宗时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山州任职期间,自我修养并寻求知识的场景。诗人通过阅读古代经典,如毛传和郑玄注释的《诗经》,不仅领悟了欧阳修和虞世南两位文学家的文风,更是在精神上与他们产生了共鸣。诗中提到的“南郡携行心不足”表达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尽管他已经拥有了一定的收获,但依然觉得不够。"西斋送去手亲封"则显示了诗人的谨慎与珍惜,每一份书籍都是他亲手整理并封存的宝贵财富。

“尘侵烟染尤堪重”反映出时间流逝,物是人非,让这些书籍蒙上了一层尘埃和烟迹,但它们依然承载着沉甸甸的历史文化价值。"年号标题历武宗"则是在提及诗中的注释或题记中包含了朝代更替的信息,从而彰显出这份知识财富跨越了时空。

整首诗通过对书籍和知识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对于文化传承与个人修养的重视,以及在封建社会背景下,对于古典文学的尊崇。

作者介绍
王禹偁

王禹偁
朝代:宋   字:元之   籍贯: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   生辰:954—1001

王禹偁(chēng,954年-1001年):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史学家。字元之,济州钜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宋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至黄州,故世称王黄州,后又迁蕲州病死。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
猜你喜欢

送仲更归泽州

太行横拥巨川回,三晋由来产异才。

展墓乘春走乡陌,负书拂晓下兰台。

河阳路侧花应合,天井关头雪未开。

会使乡人惊六印,莫羞今日弊裘来。

(0)

和景仁答才元寄示花图

高士闲居旧,名花独步今。

移从洛浦远,濯自锦江深。

传得巫山貌,非因延寿金。

不须天女散,已解动禅心。

(0)

闲中有富贵

闲中有富贵,迥与俗尘殊。

水净齐纨展,花繁蜀锦纡。

竹风寒扣玉,荷雨急跳珠。

可笑公孙衍,酣歌誇丈夫。

(0)

重九日忆菊

节物都何晚,佳辰容易过。

黄花不足念,当奈酒杯何。

(0)

和张推官同年春阴无绪偶成·其二

薄寒未去腊才过,春色先知在绿波。

不是宿云能作思,大都王粲自情多。

(0)

归雁

亦知南国稻粱肥,水满春江努力归。

闻道楚人缯缴细,平沙短草尽藏机。

(0)
诗词分类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诗人
丘浚 程嘉燧 陈三立 薛能 张继先 钱谦益 邓肃 黄滔 鲍照 杨载 薛时雨 姚勉 赵嘏 袁宗道 段成己 朱元璋 周邦彦 魏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