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亭独坐怯馀寒,渐已晴晖转画阑。
杨柳总归湖外色,梅花宛似雪中看。
疏池种竹随春事,散帙挥毫亦暂欢。
回首故人微禄在,惟应拙薄自江干。
高亭独坐怯馀寒,渐已晴晖转画阑。
杨柳总归湖外色,梅花宛似雪中看。
疏池种竹随春事,散帙挥毫亦暂欢。
回首故人微禄在,惟应拙薄自江干。
这首明代诗人李舜臣的《亭上》描绘了诗人独自坐在高亭之中,感受到些许余寒逐渐消退,阳光透过画阑带来明媚的转变。他欣赏着湖边的杨柳,翠绿的颜色在晴空下显得格外生动,而梅花在雪景中更显洁白如雪,美不胜收。
诗人漫步在疏疏落落的池边,竹林随着春天的到来而生机盎然,他打开书卷,提笔挥毫,暂时忘却俗务,享受片刻的宁静与欢愉。然而,当他回想起远方的旧友,虽然他们身居微职,但诗人自嘲自己才疏学浅,只能在江边默默度过岁月。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自我反思,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寄情山水的情怀,以及对友情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