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瀛台侍直七月至九月得十六首·其一》
《瀛台侍直七月至九月得十六首·其一》全文
清 / 陈宝琛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夙闻尧颖类高辛,选傅何期及旧臣?

忍泪残宵还炳烛,子孙要作太平民。

(0)
鉴赏

这首诗是陈宝琛在清末近现代初时期所作,名为《瀛台侍直七月至九月得十六首(其一)》。诗中通过“夙闻”二字引出对古代圣君贤相的追忆与向往,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崇敬之情。接着,“选傅何期及旧臣?”一句则提出了疑问,似乎是在思考如何选拔合适的辅臣以辅助君主治理国家。随后,“忍泪残宵还炳烛”描绘了诗人深夜仍在辛勤工作的情景,体现了其为国为民不辞劳苦的精神。最后,“子孙要作太平民”表达了诗人希望后世能生活在安定和平的环境中,体现了其对国家和人民未来的美好愿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沉的历史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于国家治理、人才选拔以及理想社会状态的深刻见解和热切期盼。

作者介绍
陈宝琛

陈宝琛
朝代:清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猜你喜欢

九月五日与张刘崔三子约九日游法藏寺塔刘尝约游西山竟寒盟故云

未省重阳菊,谁邀我辈看。

城南冇塔寺,共拟集衣冠。

云起登台兴,风追落帽欢。

此盟今夕定,莫似碧山寒。

(0)

子纯宅夜集怀望之

花月同游客,江湘万里遥。

燕閒如我辈,杯酒又今宵。

转觉花愁思,翻教月寂寥。

无论去与住,俱是断蓬飘。

(0)

元日哭先人墓二首·其二

地下今安在,人间春自来。

空馀万行泪,不尽百年哀。

松柏开神路,星河隔夜台。

林乌暮啼急,伫立不能回。

(0)

登钓台四首·其二

出郭冬初暮,登台日已曛。

碧潭寒吐月,孤嶂晚生云。

名姓嫌人识,悲歌欲自闻。

沙鸥莫飞去,应共尔为群。

(0)

别望之

相送不得远,临水一悲歌。

行云暮不止,游子意如何。

楚塞风烟迥,燕关雨雪多。

春还问消息,尺素莫蹉跎。

(0)

送五清先生赴浙江提学歌

天台文宿冲紫霄,先生奉敕驰星轺。

越山桃李花万树,春色早渡钱塘潮。

忆昨先生遭斥逐,漂泊湖湘望巴蜀。

九江鸿雁春冥冥,七泽龙蛇昼盘曲。

洞庭天高急霜霰,冰河雪岸开燕甸。

北来骢马一日闻,倾都走识先生面。

十年卜筑楚村墟,万里今瞻汉宫殿。

当朝门生贵不少,先皇学士人犹见。

金门谁留供奉班,银鱼旧锡恩荣宴。

长安春回独回首,翠烟渐入龙池柳。

蓟门禹穴自此分,送饯先生百壶酒。

丈夫轗轲心不疑,贤圣流离古来有。

已看身作指南车,况复名高悬北斗。

隋珠和璧世珍重,眼前点毁终难动。

圣人不久奏云门,海内近亦求梁栋。

琴瑟须聆清庙音,豫章且待明堂用。

我闻衡岳与天参,七十二峰江汉南。

不然从此可栖息,无使天柱石鼓空巉岩。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玄觉 刘知几 江标 章纶 柴中行 薛式 戴名世 周锡渭 许圉师 陆诜 冯澥 徐琰 顾可久 苏伯玉妻 邯郸淳 苏蕙 陈璧 缪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