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是曾潜璞,形如宛在梁。
底须七十二,真叶肃雍祥。
诗昔称崔珏,池今见霍光。
亶哉双玉合,佳祉兆安康。
质是曾潜璞,形如宛在梁。
底须七十二,真叶肃雍祥。
诗昔称崔珏,池今见霍光。
亶哉双玉合,佳祉兆安康。
此诗以“题玉镂鸳鸯屏”为题,作者为清朝的弘历。诗中描绘了一幅精美的玉雕屏风,屏风上雕刻着一对栩栩如生的鸳鸯,寓意着和谐与吉祥。诗人通过“质是曾潜璞,形如宛在梁”两句,赞美了玉屏的材质与形态,如同深藏于地下的璞玉,经过雕琢后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接着,“底须七十二,真叶肃雍祥”则表达了对屏风上雕刻之精细与和谐的赞叹,仿佛真正的叶子在屏风上生长,营造出一种肃穆而祥和的氛围。
“诗昔称崔珏,池今见霍光”两句,巧妙地将历史人物崔珏与霍光的名字嵌入诗句中,既增加了诗句的文化底蕴,又暗示了屏风上的图案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最后,“亶哉双玉合,佳祉兆安康”总结了整幅画面的主题,即双玉的结合预示着美好的福祉与健康,表达了对和谐与幸福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玉屏风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古代工匠高超的技艺和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祝愿。
老火薪烝鼎灶然,柔金低伏听燔煎。
虚窗叠巘攒三崿,冷枕清飙直万钱。
俛仰生涯恃林井,包缠冠绂哂毹毡。
朝蝇夕蜹嗟何集,山雪河冰渴沃湔。
子夜凉生秋思肇,午时炎炽赫羲鲜。
荫饶华桷单絺叟,嬉爱清川泳月船。
巾幨垢氛勤靧濯,果肴剖剥萃新妍。
芸夫望望瞻云汉,鋜鹤声声唳碧天。
瀑水何山千尺泻,洗心安得赏悬泉。
魏佛狸,饮泗水,黄金甲身铁马箠。
睥睨山川俯画地,画作西方佛名字。
卷舒三军如使指,奔驰万夫凿山觜。
云中孤月妙无比,青莲湛然俯下视。
击钲卷旆抽行营,北徐府中军吏喜。
度僧筑室依云烟,俯窥城郭众山底。
兴亡一瞬五百年,细草荒榛没孤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