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李映碧先生二首·其二》
《赠李映碧先生二首·其二》全文
清 / 汤斌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鲁国遗经火,口传赖伏生。

九十秦博士,典谟赖以明。

文献岿灵光,斗杓示景行。

著述藏名岳,大义何峥嵘。

虎观待鸿儒,丹诏下江城。

老年难走趋,岂敢抗弓旌。

抽书授使者,卷轴满巨籯。

白云封岩谷,时闻鸾凤声。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汤斌赠给李映碧先生的第二首诗,表达了对李氏传承儒家经典的敬意和对其学问的赞美。首联“鲁国遗经火,口传赖伏生”追溯了儒家经典由鲁国流传下来的历程,强调伏生的重要角色。接着,“九十秦博士,典谟赖以明”赞扬李映碧先生如同秦博士般,使儒家典章得以阐明。

“文献岿灵光,斗杓示景行”运用比喻,将文献比作照亮世间的灵光,斗杓指示着正道,形象地描绘出李氏学问的光明与指引作用。“著述藏名岳,大义何峥嵘”进一步赞美他的学术著作深沉且意义重大,犹如名山所承载的厚重。

“虎观待鸿儒,丹诏下江城”暗指朝廷对李映碧的重视,如虎观(东汉皇家图书馆)接纳学者,丹诏(皇帝的红色诏书)下达江城,象征其地位显赫。然而,诗人以“老年难走趋,岂敢抗弓旌”表达自己年迈难以亲往,不敢接受如此尊荣。

最后两句“抽书授使者,卷轴满巨籯。白云封岩谷,时闻鸾凤声”描绘了李映碧先生传授学问的情景,书籍如山,其学问之高深如同白云缭绕的岩谷,时而传来宛如鸾凤般的鸣叫,象征其学识的崇高和清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典雅的笔触,高度赞扬了李映碧先生的学问成就和对儒家经典的贡献,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前辈学者的敬仰之情。

作者介绍

汤斌
朝代:清

猜你喜欢

山居大寒雪

山居逢岁腊,衣薄觉严寒。

折竹声催听,飞禽影断看。

僮仆痴环户,牛羊懒出栏。

最疑天气极,指日转春官。

(0)

题君子亭

清晨坐武观,凉风动高旌。

挟弓一笑起,屈此四座英。

破的亦已屡,穿杨讵云精。

军吏不敢贺,高鸟时相惊。

解韝脱决遂,缓带飘华缨。

俯仰新亭幽,旷然尘虑清。

内正外自直,三揖奚所争。

端居得深玩,君子非虚名。

(0)

北固怀古

阿瞒长驱压吴垒,饮马长江投马箠。

英雄祗数大耳儿,彷佛芒碣赤龙子。

幄中况有南阳客,布衣躬耕无甔石。

当时鼎足计未成,聊此一奇空赤壁。

人随流水去不还,卧羊顽石留空山。

如今留石亦煨烬,山与长江相向闲。

(0)

鞦韆

画架双裁翠络偏,佳人春戏小楼前。

飘扬血色裙拖地,断送玉容人上天。

花板润沾红杏雨,綵绳斜挂绿杨烟。

下来闲处从容立,疑是蟾宫谪降仙。

(0)

咏怀诗十三首·其六

玑衡运速,四节佚宣。冬日凄悕,玄云蔽天。

素冰弥泽,白雪依山。□□逝往,譬彼流川。

人谁不设,贵使名全。大道夷敞,蹊径争先。

玄黄尘垢,红紫光鲜。嗟我孔父,圣懿通玄。

非义之荣,忽若尘烟。虽无灵德,愿潜于渊。

(0)

集杜句题五马图

使君五马一马骢,声价歘然来向东。

飞电流云绝潇洒,迥立阊阖生长风。

肉鬉磊块连钱动,大宛立仗青丝鞚。

不须对此成叹嗟,古来才大难为用。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许炯 金兆燕 李符 耿湋 释善珍 陈岩 陆震 瞿士雅 李延兴 石孝友 多隆阿 王吉昌 周麟之 释崇岳 周馨桂 朱晞颜 杨旦 陈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