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凝云好,朝昏境不同。
金芽养灵谷,铁网起晴空。
月色古今正,潮痕子午中。
点头那有意,吾欲问生公。
我爱凝云好,朝昏境不同。
金芽养灵谷,铁网起晴空。
月色古今正,潮痕子午中。
点头那有意,吾欲问生公。
这首诗以“凝云”为主题,描绘了云彩在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下的变化与美感。诗人通过“金芽养灵谷,铁网起晴空”这两句,巧妙地将云彩比作滋养灵谷的金芽,以及在晴空中升起的铁网,形象生动地展现了云彩的动态美和层次感。
接着,“月色古今正,潮痕子午中”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云彩与自然景象的联系,暗示云彩不仅在时间的流转中保持其本真之美,也与自然界的其他元素如月光、潮水相和谐共存,体现了宇宙间万物相互依存、和谐统一的哲学思想。
最后,“点头那有意,吾欲问生公”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云彩以生命,表达诗人对云彩的欣赏与思考。这里的“生公”可能是指佛教中的说法师,暗含着诗人希望与云彩进行心灵的交流与对话,探讨宇宙与生命的奥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凝云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宇宙哲理的思考,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哲思。
柳暝河桥,莺晴台苑,短策频惹春香。
当时夜泊,温柔便入深乡。
词韵窄,酒杯长。
翦蜡花、壶箭催忙。
共追游处,凌波翠陌,连棹横塘。
十年一梦凄凉。
似西湖燕去,吴馆巢荒。
重来万感,依前唤酒银罂。
溪雨急,岸花狂。
趁残鸦、飞过苍茫。
故人楼上,凭谁指与,芳草斜阳。
春未来时,酒携不到千岩路。
瘦还如许。
晚色天寒处。
无限新愁,难对风前语。
行人去。
暗消春素。
横笛空山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