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智叔三首·其一》
《次韵智叔三首·其一》全文
宋 / 张耒   形式: 古风  押[青]韵

才似庖刀不待硎,思如流水更清泠。

诗坛李杜谁为将,尽扫欃枪正国刑。

(0)
注释
才似:比喻人的才华出众。
庖刀:厨刀,比喻诗人创作的才能。
硎:磨刀石,这里比喻磨砺。
思如流水:形容思维敏捷清晰。
清泠:形容水流清澈或思维冷静。
诗坛李杜:指唐代诗人李白和杜甫,被誉为‘诗仙’和‘诗圣’。
谁为将:谁是领军者。
欃枪:古代神话中的凶星,这里借指邪恶势力。
正国刑:整顿国家风气,维护正义。
翻译
才华如同厨刀无需磨砺,思维如同流水清澈冷冽。
诗坛上的李杜谁来领军,他们挥舞如椽大笔荡涤邪气,维护国家正道。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诗人张耒的作品,名为《次韵智叔三首(其一)》。从这短小的四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前代诗人的崇敬之情。

“才似庖刀不待硎”这一句,用了庖丁解牛的典故,形象地比喻诗人的才华犹如庖丁解牛时的刀锋,不需要多余的努力便能轻易切开。这里的“硎”,指的是骨骼的硬处,即使是最难以切割的地方,也不在话下。

接下来,“思如流水更清泠”则表达了诗人思维之清晰、连贯,如同溪流一般自然而又纯净。这里“泠”的意思是水声,也形容水的清澈,这里用来比喻思想的清新。

第三句,“诗坛李杜谁为将”直接提出了一个问题,李白和杜甫两人在诗坛上的地位谁更胜一筹。这里“将”,意指领导者或典范,表明这两位都是诗歌世界中的佼佼者。

最后,“尽扫欃枪正国刑”则是对这两位诗人影响力的高度赞扬,用了军事上的比喻,形容他们的作品能够如同扫除战场上的一切障碍一样,清晰而有力地传达出时代的法度和规矩。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前代诗人的颂扬,展现了诗人个人对于文学传承与创新、批评与继承的深刻理解。

作者介绍
张耒

张耒
朝代:宋   字:文潜   号:柯山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生辰:1054—1114年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
猜你喜欢

送刘别驾应朝

救荒无策愧专城,报政重劳入帝京。

千里物情回照烛,百年公论籍分明。

官河缭绕孤帆远,皇路清平别驾轻。

从此陟明君不忝,已曾三载著贤声。

(0)

宾阳八景·其七葛岩消暑

葛仙去后留丹室,人来一乐百忧失。

火枣交梨不复存,丹崖翠壁如前日。

一泓流水静无尘,半榻松风清彻骨。

不徒消暑誇尽欢,更与群黎洗蒸郁。

(0)

宾阳八景·其四石壁朝霞

扶桑日出才三丈,石壁朝霞生万状。

阿房宫里金屏风,金谷园中锦步障。

鹤栖江树缀霜裘,泉泻丹崖挂银杖。

千古悠悠一梦间,吟眺何须兴感怆。

(0)

晚发綦江

昨来初驻马,今日复登舟。

新水弥沙岸,斜阳入舵楼。

酷吟诗作伴,不饮酒为雠。

明发知何地,江津天际头。

(0)

悼亡二十五首·其十

死生难有再回身,更结来生未了因。

尽日伤心人不见,海棠风外独沾巾。

(0)

和宫祠五首·其一

欲将红袖舞霓裳,羞涩徐妃半面妆。

侍夜饶他承宠渥,拜恩随例入班行。

花占蝶幸情应懒,竹引羊车事已忘。

元夜吹笙鳌足底,坐看庭燎爇沉香。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梁鼎芬 符锡 李孙宸 张镃 陈琏 许及之 陈子升 徐贲 钟芳 张元凯 王彦泓 苏泂 孔平仲 李新 董嗣杲 霍与瑕 林大春 成廷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