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来初驻马,今日复登舟。
新水弥沙岸,斜阳入舵楼。
酷吟诗作伴,不饮酒为雠。
明发知何地,江津天际头。
昨来初驻马,今日复登舟。
新水弥沙岸,斜阳入舵楼。
酷吟诗作伴,不饮酒为雠。
明发知何地,江津天际头。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陆路转乘舟行的旅程中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对旅途孤独的深刻体会。
首联“昨来初驻马,今日复登舟”,以时间的转换勾勒出旅程的转折点,从骑马到乘舟,暗示了从陆地到水路的过渡,也预示着旅程的继续。
颔联“新水弥沙岸,斜阳入舵楼”描绘了一幅夕阳西下时分,水面泛起新水,映照在沙滩上,而船舵楼沐浴在余晖中的景象。这里的“新水”不仅指刚涨起来的河水,也象征着旅程的新开始,“斜阳入舵楼”则营造出一种温暖而略带忧伤的氛围,仿佛是对过去时光的留恋与对未知未来的期待交织在一起。
颈联“酷吟诗作伴,不饮酒为雠”表达了诗人以诗歌作为旅途中的伴侣,而非借酒消愁。这既体现了诗人对文学艺术的热爱,也反映了他面对旅途孤独时的自我慰藉方式,通过创作诗歌来寄托情感,寻找心灵的归宿。
尾联“明发知何地,江津天际头”则以问句形式,表达了对次日旅程未知目的地的思考与好奇。诗人站在江边,望着天际尽头的渡口,心中充满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对探索未知的渴望。这一联既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是对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面对旅途的复杂心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旅行体验和内心世界,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思的作品。
东明胜槩实佳哉,图画天然八面开。
云影入帘纷似絮,峦光染袂绿于苔。
学书犹忆临池写,采药曾经带雨栽。
祗为鱼龙期变化,致令猿鹤互惊猜。
数茎白发虽侵镜,百鍊丹心不作灰。
中使传宣承顾问,东朝进讲每低徊。
月移禁掖藏书署,花压瀛洲视草台。
岂意衰龄沾异渥,因兹胜赏得重陪。
丁宁杉桂无奇句,约束溪山属骏才。
倚杖指林寻故迹,赐衣湿雨借新焙。
名编递玩丛如笋,嘉卉当筵粲若杯。
松鼠沿窗行且偃,山禽窥客去仍来。
但知笑齿时频启,何事愁肠日九回。
寄语山灵休厌我,看花莫待作诗催。
含山有云,莫蔽我衣。彼荷戟者,迫我以驰。
我驰我驱,泣涕如雨。仰视白日,光不照下。
地不可穴,天不可缘。舍旃舍旃,我尚何言。
含山有石,其光差差。石或可转,我节可亏。
我夫何之,欲从无所。舍彼黄泉,无相见者。
谁谓渊深,我视若陵。我死得死,中心之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