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尺苍坚穴翠岚,天痕非擘亦非镵。
先王图史谁分掌,后世疏慵不复探。
定有龙虬蟠寂寂,何如苔藓乱鬖鬖。
老师更说神灵事,只读高碑去未甘。
百尺苍坚穴翠岚,天痕非擘亦非镵。
先王图史谁分掌,后世疏慵不复探。
定有龙虬蟠寂寂,何如苔藓乱鬖鬖。
老师更说神灵事,只读高碑去未甘。
这首诗名为《禹穴》,是宋代诗人陈舜俞所作。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禹穴的景象,通过对百尺高的山洞和翠绿山岚的描绘,展现出古老神秘的氛围。"天痕非擘亦非镵"一句,暗示了禹穴的自然痕迹并非人力所能刻画,强调其历史的久远和自然的神奇。
诗人接着思考,古代帝王的图腾和史书如今由谁掌管,后世之人因懒散而不再深入探究。他借龙虬盘旋的意象,表达对禹穴深藏不露的敬仰,又以苔藓蔓延的对比,寓意历史的沉淀与遗忘。最后,诗人提到老师讲述的神灵故事,虽感兴趣,但仍觉得未能满足,意欲亲自探寻那高耸的碑文,以求更深层次的理解。
整首诗通过描绘和想象,寓含了对历史遗迹的敬畏和对知识探索的渴望,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历史人文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