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想祠宫晓色寒,卷帘聊此看孱颜。
官闲颇似苏司业,诗好全如庾子山。
觅句不妨烟雨外,浮家犹记往来间。
旧游有意重回首,恐上金銮未得还。
遥想祠宫晓色寒,卷帘聊此看孱颜。
官闲颇似苏司业,诗好全如庾子山。
觅句不妨烟雨外,浮家犹记往来间。
旧游有意重回首,恐上金銮未得还。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紫芝所作的《次韵子东奉命祠高禖斋宫望临平山》。诗中描绘了诗人清晨在祠宫前眺望临平山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赞美。
首句“遥想祠宫晓色寒”,描绘出祠宫在晨曦中的静谧与清冷,为整首诗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接着,“卷帘聊此看孱颜”一句,写诗人推开窗帘,借以一窥山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追求。
“官闲颇似苏司业,诗好全如庾子山”两句,诗人将自己与古代文人苏司业和庾子山相比较,表达了对自己诗歌创作的自信与自豪。苏司业和庾子山都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们的作品以其深邃的情感和精湛的技艺著称,诗人在此自比,显示了他对自身文学成就的认同。
“觅句不妨烟雨外,浮家犹记往来间”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与探索精神。无论是烟雨蒙蒙还是风和日丽,他都不忘寻找灵感,记录下每一次与自然的相遇。这种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对自然的深刻感悟,使得他的诗歌充满了生动的场景和丰富的情感。
最后,“旧游有意重回首,恐上金銮未得还”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期待。他希望再次回到那些充满回忆的地方,但又担心自己无法重返权力的中心(金銮殿),暗示了他对人生经历的复杂情感和对权力世界的某种疏离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文学创作的自信以及对过往时光的怀念,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和艺术魅力的作品。
云淡天垂野。
望晴郊、疏烟半卷,断虹低跨。
老树连阴藏远景,十里湖光照夜。
看不尽、真山图画。
春满轩窗无著处,更银蟾、冷浸鸳鸯瓦。
人共境,转幽雅。
文章太守归来也。
似当年、和靖风流,小孤山下。
问讯佩兰餐菊友,曾约梅兄入社。
待付与、竹臞陶写。
尘外闲寻行乐地,任傍人、歌舞喧台榭。
诗世界,有王谢。
看纤云双月,湛河汉,夜声收。
正玉尘生风,银床坠露,凉叶飕飕。
襟怀静吞八表,莫登山临水易惊秋。
闲想多情宋玉,旧来空替人愁。
温柔。
乡解老秋不。
丝竹间秦讴。
向橙橘香边,持螯把酒,聊伴清游。
骚人自应念远,与黄花、评泊晋风流。
明日莼鲈兴动,待寻江上归舟。
爽气西来,玉削群峰,千杉万松。
望疏林清旷,晴烟紫翠,雪边回棹,柳外闻钟。
夜月琼田,夕阳金界,倒影楼台表里空。
桥阴曲,是旧来忠定,手种芙蓉。
仙翁。
心事谁同。
付鱼鸟相望一笑中。
向月梅香底,招邀和靖,云山高处,问讯梁公。
物象搜奇,风流怀古,消得文章万丈虹。
沉吟久,想依春树,人在江东。
和风乍扇,又还是去年,清明重到。
喜见燕子,巧说千般如人道。
墙头陌上青梅小。
是处有、闲花芳草。
偶然思想,前欢醉赏,牡丹时候。
当此三春媚景,好连宵恣乐,情怀歌酒。
纵有珠珍,难买红颜长年少。
从他乌兔茫茫走。
更莫待、花残莺老。
恁时欢笑,休把万金换了。
鸠雨催晴,遍园林、一番绿娇红媚。
柳外金衣,花底香须,消得艳阳天气。
障泥步锦寻芳路,称来往、纵横珠翠。
笑携手,旗亭问酒,更酬春思。
还记东山乐事。
向歌雪香中,伴春沈醉。
粉袖殢人,彩笔题诗,陶写老来风味。
夜深银烛明如昼,待归去、看承花睡。
梦云散,屏山半熏沈水。
灯火烘春,楼台浸月,良宵一刻千金。
锦步承莲,彩云簇仗难寻,蓬壶影动星球转,映两行、宝珥瑶簪。
恣嬉游,玉漏声催,未歇芳心。
笙歌十里夸张地,记年时行乐,憔悴而今。
客里情怀,伴人闲笑闲吟。
小桃未静刘郎老,把相思、细写瑶琴。
怕归来,红紫欺风,三径成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