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公携锡去,千里接幽佳。
问讯三生石,贻诗一字斋。
冥鸿回墨篆,江草屈书钗。
不斸匡山径,名高未任埋。
岳公携锡去,千里接幽佳。
问讯三生石,贻诗一字斋。
冥鸿回墨篆,江草屈书钗。
不斸匡山径,名高未任埋。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陆楙所作的《酬天岳上人二首(其一)》。诗中以“岳公”称呼对方,表达了对友人的尊敬与怀念之情。首句“岳公携锡去”,描绘了友人远行的情景,其中“携锡”不仅指携带行囊,更蕴含着修行者行脚四方、云游四海的意味。接着“千里接幽佳”一句,既是对友人旅途遥远的感慨,也暗含着对友人所到之处美景的赞美。
“问讯三生石,贻诗一字斋”两句,运用了典故和象征手法,三生石寓意前缘与轮回,字斋则暗示了友人对文学艺术的热爱。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生活状态的关心与敬仰,同时也流露出对友情的珍视。
“冥鸿回墨篆,江草屈书钗”两句,通过“冥鸿”(传说中的神鸟)和“江草”(江边生长的野草)的意象,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生命的坚韧。墨篆和书钗则是对友人书法和文采的赞美,暗示了友人在艺术上的造诣。
最后,“不斸匡山径,名高未任埋”两句,表达了对友人名声与才华的肯定,同时也流露出对友人未来成就的期待与祝福。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与友人间深厚的情感纽带和对美好生活的共同向往。
凌晨赴茄藤,绕社乔木古。
宿鸟鸣高枝,疏花缀深圃。
番众拥我前,衣被半蓝缕。
升堂细咨询,一一诉贫苦。
众番叩头说,番愚为人侮。
我谓番本愚,圣朝所安抚。
谁欤或侮之,我能为尔剖。
慎勿学奸刁,贫苦乃自取。
老番共点头,少番首亦俯。
开道至再三,不觉日亭午。
绛帐传经二十春,茫茫瀛海属前尘。
偶谈故里遗黎在,重到他乡父执亲。
竹寺千秋留韵事,桔园万首寄天真。
刺桐城里相逢处,昔日诸生剩几人。
旧游星散海东天,晋水江干狎钓船。
鲲岛风流诗鼻祖,闽山活泼地行仙。
伤时庾信怀乡思,问字侯芭结夙缘。
遗集林高成雅贽,先生青眼肯垂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