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也嗟谁及,悲哉秪自伤。
万端皆触目,一日几回肠。
晚岁归摇落,幽魂堕渺茫。
诗成意不极,身在恨难忘。
命也嗟谁及,悲哉秪自伤。
万端皆触目,一日几回肠。
晚岁归摇落,幽魂堕渺茫。
诗成意不极,身在恨难忘。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东阳所作的《哭舍弟东山十首》中的第十首。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亡弟深深的哀悼之情,以及自己年老体衰、世事变迁的感慨。
首句“命也嗟谁及”,感叹命运的无常,难以捉摸,即便是贤者也无法预知或改变。接着“悲哉秪自伤”一句,直抒胸臆,表达出内心的悲痛与自责,认为这种悲伤只能由自己承受,无人能解。
“万端皆触目,一日几回肠”描绘了诗人面对生活琐碎事物时,每一件都触动内心深处的悲伤,一天之内思绪翻涌,痛苦不已。这里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强调了悲痛之深。
“晚岁归摇落,幽魂堕渺茫”两句,将个人的悲痛与时间的流逝、生命的终结联系起来,暗示着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切都会变得模糊不清,仿佛亡者已化为幽魂,飘渺无踪。这不仅是对亡弟的哀悼,也是对生命脆弱和无常的深刻反思。
最后,“诗成意不极,身在恨难忘”表明诗人通过写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但即便如此,心中的悲痛与遗憾仍然无法完全释怀,始终难以忘却。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充分展现了诗人对亡弟的深情厚谊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