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赋得庐山送卢师陈》
《赋得庐山送卢师陈》全文
明 / 文徵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谁见匡庐百叠苍,轺车八月下浔阳。

天开画障芙蓉出,风约银河瀑布长。

秀色从来堪揽结,壮游还待发文章。

因君忽动江湖兴,便儗东林问草堂。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文徵明所作的《赋得庐山送卢师陈》。诗中描绘了庐山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首联“谁见匡庐百叠苍,轺车八月下浔阳”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庐山的雄伟壮观,仿佛百层叠嶂的翠绿山峦在眼前展开,轺车(古代的一种轻便马车)载着友人从高处缓缓下至浔阳(今九江),隐喻了旅程的开始与离别的情感。

颔联“天开画障芙蓉出,风约银河瀑布长”进一步渲染了庐山的自然之美。天边仿佛展开了一幅画卷,芙蓉花在云雾间若隐若现,银河般的瀑布在山间奔腾不息,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庐山的壮丽景象。

颈联“秀色从来堪揽结,壮游还待发文章”表达了诗人对庐山美景的赞叹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秀美的山色令人陶醉,而壮游的经历则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期待通过文字来记录这份美好。

尾联“因君忽动江湖兴,便儗东林问草堂”则是诗人情感的升华。因为友人的到来,诗人突然产生了向往江湖生活的兴致,希望像东林寺的僧人一样,寻求心灵的宁静与自由。这里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由与超脱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庐山壮丽景色的描绘,以及对友情与自然之美的感慨,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深邃的情感体验。

作者介绍
文徵明

文徵明
朝代:明   字:徵明   籍贯:因先世衡山   生辰: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
猜你喜欢

灵芝观上人房植紫竹一本覆屋其上以庇朝日顾雨露所不及也疑其当憔悴枯槁反蔚然劲秀为作一绝句

阶前紫玉似人长,可怪龙孙久未骧。

第放烟梢出檐去,此君初不畏风霜。

(0)

次韵王宣义见过夜饮四绝·其三

崔郎傲兀见孤罴,笔势纵横欲发奇。

赋就何人知犬子,杯深自喜对鹅儿。

(0)

眼儿媚

小溪微月淡无痕。残雪拥孤村。

攀条弄蕊,春愁相值,寂默无言。

忍寒宜主何人见,应怯过黄昏。

朝阳梦断,熏残沈水,谁为招魂。

(0)

盐梅

众口一酸调,佳处在味外。

忽使水火争,谁令居鼎鼐。

(0)

墙角梅

整整复攲攲,微微褪玉肌。

娇羞说不尽,露下月低时。

(0)

渔父

一叶生涯逐浪流,悠悠生事共萍浮。

蓑披残雪湘江晚,钩拂红尘渭水秋。

买酒解衣杨柳岸,得鱼吹火荻芦洲。

兴阑却返扁舟去,半掩柴门古渡头。

(0)
诗词分类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诗人
徐琰 顾可久 苏伯玉妻 邯郸淳 苏蕙 陈璧 缪彤 宇文融 贾黄中 蒋恭棐 黄虞稷 梁克家 陈居仁 王自中 崔莺莺 林升 张祎 杨虞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