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溪微月淡无痕。残雪拥孤村。
攀条弄蕊,春愁相值,寂默无言。
忍寒宜主何人见,应怯过黄昏。
朝阳梦断,熏残沈水,谁为招魂。
小溪微月淡无痕。残雪拥孤村。
攀条弄蕊,春愁相值,寂默无言。
忍寒宜主何人见,应怯过黄昏。
朝阳梦断,熏残沈水,谁为招魂。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寒食后,自然景物与人事的静谧画面。"小溪微月淡无痕",溪水在微弱的月光下流淌,仿佛没有留下任何痕迹,这里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平静。"残雪拥孤村"则表达了冬日最后的雪花还未完全融化,紧紧拥抱着远离尘世的村落,传递出一种萧瑟与孤寂。
"攀条弄蕊,春愁相值"中,诗人通过对枝头新芽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忧虑和思念,这些都是春天特有的情感。"寂默无言"则是整个画面的背景,是一种无声却又充满意味的情景。
接下来的几句"忍寒宜主何人见,应怯过黄昏"表达了诗人在严寒中独自一人,对着即将过去的黄昏时光,感到孤独和不安。春天本该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但这里却是一种冷清与无奈。
最后两句"朝阳梦断,熏残沈水,谁为招魂"则充满了诗人的哀伤之情。朝阳即将破晓的梦境被打断,而那沉淀在水底的花瓣也无法唤醒已逝去的事物。这里的“谁为招魂”更是对过往美好时光的一种无力回忆,渴望着有能够召唤回来那些消逝了的灵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流露,展现了一幅春日里的孤寂与哀愁,同时也反映出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生命无常以及个人情感无法回溯的深刻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