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峨琅琊山,拔地几千丈。
坤灵毓神秀,景态日万状。
金碧灿晴峦,芙蓉开叠嶂。
于时喜跻攀,倏至飞舄上。
天姥如可晞,匡庐遥相望。
长歌招安期,临风复惆怅。
峨峨琅琊山,拔地几千丈。
坤灵毓神秀,景态日万状。
金碧灿晴峦,芙蓉开叠嶂。
于时喜跻攀,倏至飞舄上。
天姥如可晞,匡庐遥相望。
长歌招安期,临风复惆怅。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游览琅琊山时的所见所感。诗中以“峨峨琅琊山,拔地几千丈”开篇,形象地描绘了琅琊山的高峻与壮观。接着,“坤灵毓神秀,景态日万状”赞颂了山川自然之灵秀,展现了山中景色的千变万化。
“金碧灿晴峦,芙蓉开叠嶂”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阳光照耀下的山峦比作金碧辉煌的画卷,而层层叠嶂则如同盛开的芙蓉花,生动描绘出琅琊山的美丽景象。
“于时喜跻攀,倏至飞舄上”表达了诗人对登山的喜悦之情,以及仿佛腾空而起的轻盈感受。“天姥如可晞,匡庐遥相望”则通过想象中的天姥山和远处的庐山,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
最后,“长歌招安期,临风复惆怅”两句,既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郁。在临风长歌之际,诗人似乎在期待着某种安定和平静的到来,但又不免感到一丝惆怅,这种情感的复杂性为诗歌增添了一层深邃的意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不仅展现了琅琊山的壮丽风光,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噫嘻广平古战场,据敖仓而倚荥阳。
负山阻塞扼险要,楚汉相持壁垒当。
是时龙虎方交斗,结阵连军昏白昼。
重瞳取霸实暴兴,丰沛真人乃天授。
平沙落雁下高城,戍草屯云夕照明。
蚀泥断镞犹封血,夷灶馀基尚有茔。
山川好在殊今昔,往事销磨但陈迹。
鸿沟即使遂中分,儿戏舆图轻一掷。
慷慨何人阮嗣宗,醉眸傲睨乾坤中。
览古黄河气填臆,长啸茫茫徐泗空。
凭高指画争衡地,怅惜英雄生不世。
彼竖子者岂数名,鼠窃翻能盗神器。
神器虽可盗,天意宁可欺,太阿不久柄倒持。
弱人孤寡还自敝,覆辙循环空尔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