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龄忘凤历,微发白参差。
人定心神了,安禅气力衰。
蒲团闻道久,贝叶读经迟。
衣钵长无恙,馀生乐住持。
延龄忘凤历,微发白参差。
人定心神了,安禅气力衰。
蒲团闻道久,贝叶读经迟。
衣钵长无恙,馀生乐住持。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迈和尚的生活与心境。诗人黎景义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老僧在禅修中的宁静与超脱。
“延龄忘凤历”,老僧似乎超越了时间的概念,忘记了传统的历法,沉浸在永恒的静谧之中。“微发白参差”,岁月在他头上留下了痕迹,白发稀疏而参差不齐,却也增添了几分庄严与智慧的光辉。
“人定心神了,安禅气力衰。”夜晚时分,老僧的心灵达到了一种平和的状态,仿佛与宇宙融为一体。在禅定中,他的精神得到了极大的安宁,但同时也伴随着体力的衰退,这或许正是修行过程中的必然代价。
“蒲团闻道久,贝叶读经迟。”老僧在蒲团上坐禅已久,对佛法的领悟深入骨髓;他翻阅着古老的经书,每一页都承载着智慧与教诲,但阅读的速度却显得缓慢而深沉,这不仅是对知识的追求,更是对内心世界的探索。
“衣钵长无恙,馀生乐住持。”老僧的衣钵(佛教中传承佛法的象征)始终完好无损,预示着他所承担的使命与责任得以延续。对于余生,他感到满足与快乐,因为他能够继续住持佛法,为众生带来光明与希望。
整首诗通过对老僧日常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内心的平静、对佛法的虔诚以及对生命的深刻理解。黎景义以简洁而富有深意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宁静而庄严的修行图景,让人感受到佛法的博大精深与修行者的超然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