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宫虎穴两皆休,来凭危栏送远愁。
多事林莺还谩语,薄情边雁不回头。
春融只待乾坤醉,水阔深知世界浮。
欲共高僧话心迹,野花芳草奈相尤。
蟾宫虎穴两皆休,来凭危栏送远愁。
多事林莺还谩语,薄情边雁不回头。
春融只待乾坤醉,水阔深知世界浮。
欲共高僧话心迹,野花芳草奈相尤。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在春日游历至一座寺庙的景象,并通过对自然和环境的观察,抒发了自己的情感与哲思。开篇“蟾宫虎穴两皆休”,蟾宫指的是月宫,虎穴则是比喻险峻之地,而“两皆休”意味着无论高低险要,都在休憩之中。这两句设定了一个静谧而又隐逸的氛围。
接着,“来凭危栏送远愁”,诗人站在寺庙的高处,靠着栏杆,将自己的忧愁随风飘散。这里的“危栏”与“远愁”相对应,表达了诗人心中难以排遣的情绪。
“多事林莺还谩语”,林莺指的是树木间的鸟鸣,这里化用了古代传说中的故事,即林中鸟儿也在闲聊,似乎在讨论世上的繁琐事务。诗人通过这种拟人化的手法,表达了一种对世事无常、难以捉摸的感慨。
“薄情边雁不回头”则是一种比喻,用北方边塞的野鸭来形容那些不再回来的人或事物,“薄情”二字点出了诗人对于这些离去之人的哀伤和不舍。
“春融只待乾坤醉”,这里的“春融”指的是春天万物复苏,景色融融。诗人希望能在这样美好的季节中,将整个宇宙(乾坤)都沉浸于醉人的状态。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享受和向往。
“水阔深知世界浮”,水的广阔让诗人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世事无常,万物皆如过眼云烟。这里的“水阔”与上文中的“危栏”相呼应,都在强调自然景观对人的情感和思考的影响。
最后,“欲共高僧话心迹”,诗人表达了想要与寺庙中修行的僧侣共同分享内心世界的愿望。这里的“高僧”指的是德高望重的僧人,通过对话希望能得到心灵上的慰藉。
“野花芳草奈相尤”,诗人在这美丽而又易逝的自然景象面前,感到无比的感慨和无力感。这里的“野花芳草”代表着生命的脆弱与短暂,而“奈相尤”则是对这种无常的哀叹。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寺庙周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诗人对于世事无常、人心冷暖以及个人的情感困惑等深层次的情感和思考。
十里涟漪陆瑁湖,一亭幽绝重先居。
云根数朵排青闼,泉沫双流溅绿裾。
竹锁断桥飞雁鹜,荷侵凉槛荫龟鱼。
洛园还许人同乐,时向林间望小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