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声卷地奔万马,雪花连空若推下。
道人轩渠何所来,笑里丹砂不知价。
风声卷地奔万马,雪花连空若推下。
道人轩渠何所来,笑里丹砂不知价。
这首诗描绘了大风雪中的景象,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变幻。首句“风声卷地奔万马”,运用比喻手法,将狂风比作奔腾的万马,形象地表现了风势之猛烈,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接着,“雪花连空若推下”一句,通过“连空”和“推下”的动态描写,展现了雪花在空中纷飞的壮观情景,仿佛是有人在空中推动着雪花落下,营造出一种既宏大又细腻的氛围。
“道人轩渠何所来,笑里丹砂不知价”则转向对人物的描绘。这里的“道人”指的是修道之人,他们往往超脱于世俗,有着独特的气质和生活态度。“轩渠”形容其笑声爽朗,充满活力。这句诗不仅描绘了道人的外在形象,更透露出其内心的豁达与自在。而“笑里丹砂不知价”则可能暗含着对道人修行境界的赞美,丹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被视作长生不老的象征,此处或暗示道人虽身处尘世,但心如明镜,不为物欲所动,达到了一种精神上的高洁与纯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观与人物形象的描绘,展现了大风雪中的壮美与超然,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性深刻的理解与感悟。
圆师亦是吾乡士,少小出游迷处所。
寻师忽遇清凉山,裹足不踏长安路。
持咒经禅阅几霜,知有慈亲在故乡。
锡挂一袍迅飞鸟,身轻千里不赍粮。
白发相逢不相识,雨泣含凄愬胸臆。
难将恩爱等寻常,惟有无生堪报德。
欲留橘井与比邻,小筑茅龛结胜因。
魔王璎珞空持赠,长者黄金不贷贫。
白云又指苍梧道,三月瘴江多毒草。
钵里潜龙应避踪,水底鲛人争献宝。
机锋妙说倒王公,登坛振铎演宗风。
勿谓道安逢凿齿,须知玄度待支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