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齐偕盗蹠,耳目略相类。
樗栎杂倚桐,枝叶良不异。
薰莸稍有殊,妍丑从此始。
凫短鹤翎长,谅不殊此理。
得失了莫齐,一笑天地里。
夷齐偕盗蹠,耳目略相类。
樗栎杂倚桐,枝叶良不异。
薰莸稍有殊,妍丑从此始。
凫短鹤翎长,谅不殊此理。
得失了莫齐,一笑天地里。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叶颙所作的《古意三首》中的第三首,主要通过比喻和对比的手法,探讨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以及对得失的看法。诗中以伯夷和盗跖为例子,说明即使他们在外表上相似,实质上道德品性却大相径庭,如同樗栎与桐木的区别。接着,诗人以薰莸(一种香草和臭草)来象征美丑之别,强调个体间的差异并非仅在于表面,而是内在的本质决定。最后,诗人以凫(鸭子)与鹤的羽毛长度为例,进一步说明这种道理,并指出看待得失应该有更为开阔的胸襟,一笑置之,不拘泥于表面的齐同。
总的来说,这首诗寓言深刻,富有哲理,表达了诗人对于人性和社会认知的独特见解。
一人理国致升平,万物呈祥助圣明。
天上河从阙下过,江南花向殿前生。
庆云垂荫开难落,湛露为珠满不倾。
更对乐悬张宴处,歌工欲奏采莲声。
圣朝有遗逸,披胆谒至尊。
岂是贸荣宠,誓将救元元。
权豪非所便,书奏寝禁门。
高歌长安酒,忠愤不可吞。
欻来客河洛,日与静者论。
济世翻小事,丹砂驻精魂。
东游无复系,梁楚多大蕃。
高论动侯伯,疏怀脱尘喧。
送君都门野,饮我林中樽。
立马望东道,白云满梁园。
踟蹰欲何赠,空是平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