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首诗书草莽臣,伏生应笑是前身。
仙家岂羡朱门贵,海屋今看紫绶新。
梦里云山长是客,醉来花径易逢春。
他年玉树天香发,重拜鸾书下紫宸。
白首诗书草莽臣,伏生应笑是前身。
仙家岂羡朱门贵,海屋今看紫绶新。
梦里云山长是客,醉来花径易逢春。
他年玉树天香发,重拜鸾书下紫宸。
这首诗以明代诗人庞尚鹏为陈学樵丈祝寿为背景,展现了对陈学樵先生的崇高敬意与深厚情感。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和隐喻,表达了对陈学樵先生学问深厚、品德高尚的赞美。
首联“白首诗书草莽臣,伏生应笑是前身”以“白首”形容陈学樵先生多年致力于学问,如同草莽中的忠臣一般默默奉献。伏生,古代著名的儒学大师,此处借以表达对陈学樵先生学术成就的敬仰,暗示其在学术上的深厚造诣,如同伏生一般,是后世学者的典范。
颔联“仙家岂羡朱门贵,海屋今看紫绶新”进一步赞扬陈学樵先生不慕权贵,追求精神世界的富足。仙家象征着超脱世俗的境界,而“朱门贵”则代表世俗的权力与财富。陈学樵先生更看重的是精神层面的提升,如同海屋中看到新的紫绶(官职标志),体现了他在学术与道德上的晋升。
颈联“梦里云山长是客,醉来花径易逢春”描绘了陈学樵先生在学术探索与生活享受之间的平衡。无论是梦中游历云山,还是醉酒时漫步花径,都能感受到春天般的生机与美好。这不仅展现了他对自然美的欣赏,也反映了其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和谐。
尾联“他年玉树天香发,重拜鸾书下紫宸”展望了陈学樵先生未来的荣耀与成就。玉树象征着高洁与尊贵,天香则寓意着非凡的才华与品德。鸾书,即诏书,紫宸则是皇宫的代称。这一联表达了对陈学樵先生未来能够获得更高荣誉、受到朝廷嘉奖的美好祝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深邃的哲理,展现了对陈学樵先生学术成就、道德品质以及未来前景的高度赞誉与期待。
忆昔少小同闾里,廿年东西若流水。
子能掉古侯王门,我得晨昏致亲喜。
是时世道多暌乖,风尘澒洞连两淮。
官军对垒苦死战,守令治剧愁颠崖。
参政旌旗控三岭,子策端能复侵境。
不谋驷马印累累,坐取一官甘独冷。
鄮山宛在水中央,过桥琴佩春风长。
诸生堂下稍罗列,两供俱阙同荒凉。
三倚秋亭弄云月,坐上青毡又思彻。
故家只住湖西头,蹋破门前三尺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