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啸振林木,半空鸾鹤声。
清风蘋末来,孤月海上生。
坐久物色改,如有神仙迎。
长啸振林木,半空鸾鹤声。
清风蘋末来,孤月海上生。
坐久物色改,如有神仙迎。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超凡脱俗的夏日傍晚图景。诗人坐在名为“坐啸亭”的凉亭中,四周林木环绕,微风吹拂,仿佛能听到林间鸾鹤的鸣叫声,营造出一种超然世外的氛围。随着清风从水草尖端轻轻吹过,一轮孤月在海面上缓缓升起,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宁静。
诗中的“坐久物色改”一句,生动地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景色的变化,暗示着诗人长时间沉浸在这样的环境中,内心得到了极大的平静与放松。最后,“如有神仙迎”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超凡脱俗境界的向往和追求,仿佛在这一刻,他与自然界的美好融为一体,仿佛遇到了传说中的仙人,体验到了一种超越日常生活的精神愉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宁静、超脱生活的向往,以及在自然中寻找心灵慰藉的深刻情感。
云屋艳神仙,垂罗隔烟雾。
玉阶夭桃花,无情亦见妒。
婉彼管与赵,故年将薄姬。
逝存贯霜心,耻斗朝日姿。
双飞既连娟,独立犹低垂。
珠玉语尘沙,馀光莫照之。
君前咥咥笑,此笑甚于悲。
蒙恩相顾问,贵贱随声移。
感此一寸心,为诵王睢诗。
后世逞淫昏,燕燕吁堪危。
南国有佳人,安居在深闱。
贞静备淑德,婉娈多令姿。
中馈素所谙,女红亦其宜。
奈何家贫薄,良媒不相知。
桃夭未见赋,摽梅已愆期。
邻人为兴叹,彼心终不移。
嫁郎须柯斧,大节安可亏。
世间苟得者,视之良忸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