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谷妍华空毁垣,国香冰霰自孤根。
辋川强项芭蕉伴,共谢东皇费手援。
金谷妍华空毁垣,国香冰霰自孤根。
辋川强项芭蕉伴,共谢东皇费手援。
这首《雪兰》由明代诗人许相卿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雪中兰花的独特风姿与坚韧品格。
“金谷妍华空毁垣”,开篇以“金谷”这一历史名园为背景,暗喻昔日繁华已逝,而“妍华”却在“空毁垣”的荒凉中显得尤为凄美。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往日的辉煌与眼前的衰败形成鲜明对照,为全诗奠定了哀而不伤的情感基调。
“国香冰霰自孤根”,紧承上句,进一步描绘了兰花在严寒中的独立与高洁。“国香”一词不仅赞誉了兰花的香气,更赋予其国色天香的尊贵地位;“冰霰”则形象地描绘了冬日的寒冷,而兰花却能在这样的环境中独自绽放,展现出其不畏严寒、傲然挺立的品格。
“辋川强项芭蕉伴,共谢东皇费手援。”最后两句,诗人将兰花与芭蕉并置,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辋川,此处借指环境,暗示兰花与芭蕉共同面对严冬的考验。而“东皇”则是古代神话中的春神,象征着生机与希望。诗句中“共谢”二字,既表达了兰花与芭蕉在逆境中相互陪伴、共同抵御寒冬的决心,也暗含了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与顺应。
整首诗通过对雪中兰花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其外在的美丽与内在的坚韧,更蕴含了诗人对生命顽强意志的赞美和对自然和谐共生的向往。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诗人成功地营造出一种深沉而又不失希望的情感氛围,使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对美好事物的深深敬仰与追求。
我家清江县城北,竹梁花埭环深宅。
邻屋分灯夜读书,仙山借鹿春耕石。
踪迹年来逐转蓬,万事惊心旧业空。
无钱买山惟爱画,坐对新图如梦中。
柴门茂树森相向,野水山桥接空旷。
雨足沙田野犊閒,风回茅屋晨鸡唱。
隔林炊黍起新烟,接竹穿篱引涧泉。
傍堤榆柳皆新种,近舍柘枝不记年。
山深住久疏城府,人情颇讶今非古。
酒熟频开白社尊,家贫时卖□公屦。
迩者中原相犄角,锦袍白马相驰逐。
得失俱随去水流,至今犹记王官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