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绝句六十四首·其三十七》
《绝句六十四首·其三十七》全文
宋 / 张伯端   形式: 古风

卦中设象本仪形,得象忘言意自明。

后世迷徒惟泥象,却行卦气望飞升。

(0)
注释
卦中:指代古代占卜或哲学中的卦象。
设象:设立、设定象征。
仪形:事物的形状或模式。
得象忘言:理解了象征就不再需要过多的语言描述。
迷徒:盲目崇拜者。
泥象:拘泥于象征,不理解其深层含义。
卦气:古人认为的神秘力量或宇宙能量。
飞升:超越尘世,达到更高的境界。
翻译
卦中的象征图案原本是为了表达事物的形态,一旦理解了这些象征,无需言语也能明白其深意。
后世的盲目追随者只执着于这些象征,期望通过卦气来追求超脱或提升。
鉴赏

此诗为宋代文学家张伯端所作,名为《绝句六十四首(其三十七)》。这是一首探讨易经哲学与象数关系的诗歌。

“卦中设象本仪形”一句表明作者对易经中的八卦和六十四卦变化有深刻理解,认为这些卦象是根据一定规律设置,有其内在的意义和结构。"得象忘言意自明"则进一步阐述,当人们真正领悟到卦象背后的哲理时,就不需要再依赖语言文字,因为这种理解超越了言语,直接指向心灵与宇宙之间的沟通。

然而,“后世迷徒惟泥象”一句批评了后来一些人只停留在表面的卦象解读上,不去深究其背后的哲理和精神内涵。"却行卦气望飞升"则是对这些人盲目追求通过卦象进行的某种修炼或巫术,希望达到某种境界或能力,但这种做法往往缺乏深刻理解。

总体来说,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于易经哲学的认同与批判,也展现了对后世解读和运用易经的一种担忧。通过这短短四句,张伯端表达了一种超越象征直达真理的追求,以及对浅尝辄止之人的深刻警示。

作者介绍
张伯端

张伯端
朝代:宋

张伯端(公元983年—1082年),一说(公元984年—1082年),道教南宗初祖,字平叔,号紫阳、紫阳山人,后改名用成(或用诚)。人称“悟真先生”,传为“紫玄真人”,又尊为“紫阳真人”。临海(今属浙江)人。自幼博览群书,学贯古今中外,涉猎诸种方术。曾中进士,后谪戍岭南。于成都遇仙人(一说此仙人即为刘海蟾)授道,后著书立说,传道天下。
猜你喜欢

满庭芳·其一叔父庆宅并章服代作

烘锦花堤,铺绵柳巷,晓来膏雨初晴。

画堂初建,碧沼映朱楹。

最好芙蓉绣褥,交辉敞、孔雀金屏。

那堪更,华裾满坐,和气动欢声。冰清。

真美行,棠阴善政,槐市高名。

今朝消受得,茜服光荣。

况是齐眉并寿,谁云道、乐事难并。

相将见,飞凫过阙,除目下彤庭。

(0)

采莲入破/采莲令

璇穹层云上覆,光景如梭逝。惟此过隙缓征辔。

垂象森列昭回。碧落卓然躔度,炳曜更腾辉。

永永清光晔炜。绵四野、金璧为地。

蕊珠馆,琼玖室,俱高峙。千种奇葩,松椿可比。

暗香幽馥,岁岁长春,阳乌何曾西委。

(0)

双清楼赋水云分韵得斋字

湘水衡云画轴开,天将此本勘诗才。

我无健句可题品,包寄江西曾撙斋。

(0)

和黄云夫武攸见寄韵

诗名千古杜陵翁,身不胜穷道不穷。

编简湛酣君有味,江山弹压我无功。

稚凉庭院梧桐雨,晚照陂塘蓼荻风。

如此秋光欠料理,故人缘底尚东蒙。

(0)

再入湖南境

我本人间有发僧,只堪林下续传灯。

君恩强遣司民社,千里江山笑不能。

(0)

贺新郎·其一

花落台池静。自春衫闲来,老了旧香荀令。

酒既相违诗亦可,此外云沈梦冷。

又催唤、官河兰艇。

匝岸烟霏吹不断,望楼阴、欲带朱桥影。

和草色,入轻暝。裙边竹叶多应剩。

怪南溪见后,无个再来芳信。

胡蝶一生花里活,难制窃香心性。

便有段、新愁随定。

落日年年宫树绿,堕新声、玉笛西风劲。

谁伴我,月中听。

(0)
诗词分类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杨无咎 白朴 周伦 李益 李贽 刘永济 张居正 阮籍 罗邺 刘学箕 袁枚 汪懋麟 崔致远 蔡松年 吴存 徐釚 傅察 龚翔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