苒苒庭下槐,苍苍山中桧。
臭味久矣殊,荣枯莫相待。
胡为寓形生,曾不异风概。
擢干初无根,交阴忽成籁。
死生诣胶漆,幼壮姿姿态。
本同非不佳,末异终恐害。
吾意造化巧,淫乐为狡狯。
玩此三公才,比之女萝辈。
不然世俗薄,苟合耻刚介。
妄彼特立姿,乐附柔弱类。
谁能极物理,且以嘲大块。
陶冶如吾言,庸庸亦何怪。
苒苒庭下槐,苍苍山中桧。
臭味久矣殊,荣枯莫相待。
胡为寓形生,曾不异风概。
擢干初无根,交阴忽成籁。
死生诣胶漆,幼壮姿姿态。
本同非不佳,末异终恐害。
吾意造化巧,淫乐为狡狯。
玩此三公才,比之女萝辈。
不然世俗薄,苟合耻刚介。
妄彼特立姿,乐附柔弱类。
谁能极物理,且以嘲大块。
陶冶如吾言,庸庸亦何怪。
这首诗《生槐》由宋代诗人刘敞所作,通过对比庭下的槐树与山中的桧树,探讨了生命状态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首句“苒苒庭下槐,苍苍山中桧”描绘了庭院中生长的槐树与山林中的桧树,一静一动,一近一远,形成鲜明对比。接着,“臭味久矣殊,荣枯莫相待”表达了两者在本质上存在差异,即使面对生命的荣枯也难以相互理解或影响,隐含着对个体独特性的强调。
“胡为寓形生,曾不异风概”则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何个体的存在方式如此不同,却仍然保持各自的风骨和气概?“擢干初无根,交阴忽成籁”描述了槐树从无根到枝叶繁茂的过程,以及它与周围环境的互动,暗示了生命力的顽强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
“死生诣胶漆,幼壮姿姿态”进一步探讨了生命的循环与个体的成长变化,强调了生命的不同阶段都有其独特的风貌。“本同非不佳,末异终恐害”则指出虽然初始时相似,但最终的差异可能导致不利影响,引出对个体发展路径的思考。
“吾意造化巧,淫乐为狡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法则的理解,认为造物主既巧妙又狡黠,暗示了生命与自然之间的复杂关系。“玩此三公才,比之女萝辈”将槐树与桧树比喻为“三公”(古代官职),与“女萝”(一种植物)进行对比,强调了不同个体间的差异与价值。
“不然世俗薄,苟合耻刚介”批评了社会上对个性与原则的轻视,认为在追求世俗利益时,往往忽视了坚持原则的重要性。“妄彼特立姿,乐附柔弱类”则指出那些特立独行的人可能会被误解或排斥,更倾向于与柔弱者为伍。
最后,“谁能极物理,且以嘲大块”表达了对自然界奥秘的探索与理解的困难,以及对社会现象的讽刺。“陶冶如吾言,庸庸亦何怪”则总结了诗人的观点,即无论个体如何努力,社会环境的影响总是不可避免,因此不必对平凡感到惊讶。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与思考,探讨了生命的意义、个体的独特性、社会环境的影响以及对自然法则的理解,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哲学思考和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洞察。
我生天地间,独作南宾雁。
哀鸣慕前侣,不免饮啄晏。
虽蒙小雅咏,未脱鱼网患。
况是婚礼须,忧为弋者篡。
晴鸢争上下,意气苦凌慢。
吾常嚇鸳雏,尔辈安足讪。
回头语晴鸢,汝食腐鼠惯。
无异驽骀群,恋短豆皂栈。
岂知潇湘岸,葭菼蘋萍间。
有石形状奇,寒流古来湾。
闲看麋鹿志,了不忧刍豢。
世所重巾冠,何妨野夫丱。
骚人誇蕙芷,易象取陆苋。
漆园逍遥篇,中亦载斥鴳。
汝惟材性下,嗜好不可谏。
身虽慕高翔,粪壤是盻盼。
或闻通鬼魅,怪祟立可辩。
硩蔟书尚存,宁容恣妖幻。
客里愁多不记春,闻莺始叹柳条新。
年年下第东归去,羞见长安旧主人。
远游跻剑阁,长想属天台。
万里隔三载,此邦余重来。
音容旷不睹,梦寐殊悠哉。
边郡饶藉藉,晚庭正回回。
喜传上都封,因促傍吏开。
向悟海盐客,已而梁木摧。
变衣寝门外,挥涕少城隈。
却记分明得,犹持委曲猜。
师儒昔训奖,仲季时童孩。
服义题书箧,邀欢汎酒杯。
暂令风雨散,仍迫岁时回。
其道惟正直,其人信美偲。
白头还作尉,黄绶固非才。
可叹悬蛇疾,先贻问鵩灾。
故乡闭穷壤,宿草生寒荄。
零落九原去,蹉跎四序催。
曩期冬赠橘,今哭夏成梅。
执礼谁为赗,居常不徇财。北登嵔?坂,东望姑苏台。
天路本悬绝,江波复溯洄。
念孤心易断,追往恨艰裁。
不遂卿将伯,孰云陈与雷。
吾衰亦如此,夫子复何哀。
《蜀城哭台州乐安少府》【唐·苏颋】远游跻剑阁,长想属天台。万里隔三载,此邦余重来。音容旷不睹,梦寐殊悠哉。边郡饶藉藉,晚庭正回回。喜传上都封,因促傍吏开。向悟海盐客,已而梁木摧。变衣寝门外,挥涕少城隈。却记分明得,犹持委曲猜。师儒昔训奖,仲季时童孩。服义题书箧,邀欢汎酒杯。暂令风雨散,仍迫岁时回。其道惟正直,其人信美偲。白头还作尉,黄绶固非才。可叹悬蛇疾,先贻问鵩灾。故乡闭穷壤,宿草生寒荄。零落九原去,蹉跎四序催。曩期冬赠橘,今哭夏成梅。执礼谁为赗,居常不徇财。北登嵔?坂,东望姑苏台。天路本悬绝,江波复溯洄。念孤心易断,追往恨艰裁。不遂卿将伯,孰云陈与雷。吾衰亦如此,夫子复何哀。
https://shici.929r.com/shici/977VmwA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