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春深好,春深女学家。
惯看温室树,饱识浴堂花。
御印提随仗,香笺把下车。
宋家宫样髻,一片绿云斜。
何处春深好,春深女学家。
惯看温室树,饱识浴堂花。
御印提随仗,香笺把下车。
宋家宫样髻,一片绿云斜。
这是一首描绘春天美好景色的诗句,通过对比和对照,展现了诗人对于深邃春意的向往与赞美。
“何处春深好,春深女学家。” 这两句开篇提问,既是对春天深处之美的追寻,也揭示了诗人心中的理想与渴望。"女学家"一词,则引出了一个特定的环境和氛围,让读者仿佛进入了一座古代女子私塾的温馨世界。
“惯看温室树,饱识浴堂花。” 这两句具体描绘了诗人对于春天景色的观察与感受。"温室"通常指的是一种温暖舒适的空间,而"浴堂花"则可能是某种特定的植物,或许是庭院中的花卉,通过这些细节,我们可以想象到诗人对于这份宁静美好的享受。
“御印提随仗,香笺把下车。” 这两句似乎在描绘一种官宦生活的场景。"御印"指的是皇帝的印章,而"提随仗"则可能是出行时的仪式或装饰;"香笺"和"把下车"则让人联想到一幕幕优雅的乘坐与下车的情形,显示了诗人的生活环境和社会地位。
“宋家宫样髻,一片绿云斜。” 最后两句,则是对女性发型的描写,"宋家宫样髻"可能指的是一种流行于当时宫廷中的发式,而"一片绿云斜"则通过对比,将发髻与天上的云朵联系起来,既美化了人物,也增添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形象,描绘了一个充满春意、温馨又不失奢华的场景,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旧岁已晏新岁逼,山城雪飞北风烈。
徭夫河边行且哭,沙寒水冰冻伤骨。
长官叫号吏驰突,府帖连催筑河卒。
一年徵求不少蠲,贫家卖男富卖田。
白金纵有非地产,一两已值千铜钱。
往时人家有储粟,今岁人家饭不足。
饥鹤翻飞不畏人,老鸦鸣噪日近屋。
生男长成聚比邻,生女落地思嫁人。
官家私家各有务,百岁岂止疗一身。
近闻狐兔亦徵及,列网持矰遍山域。
野人知田不知猎,蓬矢桑弓射不得。
嗟吁今昔岂异情,昔时新年歌满城。
明朝亦是新年到,北舍东邻闻哭声。
楚灵均后,数柴桑,第一伤心人物。
招屈亭前千古水,流向浔阳百折。
夷叔西陵,山阳下国,此恨那堪说。
寂寥千载,有人同此伊郁。
堪叹招隐图成,赤明龙汉,小劫须臾阅。
试与披图寻甲子,尚记义熙年月。
归鸟心期,孤云身世,容易成华发。
乔松无恙,素心还问霜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