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圣俞农具诗十五首·其九耧种》
《和圣俞农具诗十五首·其九耧种》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富家种论石,贫家种论斗。

富贫同一时,倾泻应心手。

行看万垄空,坐使千箱有。

利物博如此,何惭在牛后。

(0)
注释
富家:富裕人家。
种论石:种植石头(比喻财富而非实际作物)。
贫家:贫穷人家。
种论斗:种植稻谷(实际作物)。
倾泻:收获。
心手:内心和双手。
万垄空:田地荒芜。
千箱有:仓库满载。
利物:有益于他人。
博:广泛。
牛后:耕牛之后(表示不如牛勤劳,但收获仍然可观)。
翻译
富裕人家种植的是石头,贫穷人家种植的是稻谷。
无论贫富,都在同一季节劳作,收获时都满怀期待。
不久将看到田地一片荒芜,但坐着就能让仓库满载。
这样的收获能惠及众人,即使比不上耕牛,也无需感到羞愧。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的作品,体现了作者对农事和社会经济状况的深刻观察。诗中通过对比富人家的“种论石”与贫人家的“种论斗”,生动地描绘出当时社会的不平等现象。"石"和"斗"在这里都是量器,富家使用大石来计量谷物,显示了他们的富有,而贫家只能用小斗来计算,反映了他们的贫困。

"富贫同一时,倾泻应心手"这两句表达了一个事实,即不论是富人还是穷人,在种植和收获谷物的时候都要根据天气和季节来安排工作,这是一个普遍适用的规律。而"行看万垄空,坐使千箱有"则描绘了一幅农忙图景:在田野间劳作的人望着一片荒凉,而坐在家中的主人却拥有满箱的粮食。

最后两句"利物博如此,何惭在牛后"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社会现象的感慨。"利物"指的是追求物质利益,"博"则是广泛或普遍的意思。在这里,诗人通过"何惭在牛后"(即不羡慕那些跟在耕田牛后的人)表达了对农民辛勤劳作却收获甚微的同情,以及对那些只知道追求物质利益而忽视农事重要性的批评。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具体的生活场景,抒写了当时社会经济问题和作者对于农业与社会不平等现象的深刻认识。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偶书二首·其一

大儒读书如布谷,小儿据几如王孙。

道人竟日无一事,卧看前江烟雨昏。

(0)

送都仲献

酒曹怀璧暂投閒,俄许朱轓未赐环。

殿阁凉生应在眼,宫门驺唱合趋班。

凤皇观德翔千仞,虎豹窥人碍九关。

只恐苍生倾望久,未容投绂老家山。

(0)

寄无逸四首·其一

三足祥乌曾集冠,平生菽水奉亲欢。

从今五鼎应无补,不可奈何君自宽。

(0)

怀祥首座

师在羌庐西复东,无心还似鸟飞空。

月钩云幕今何处,禅板蒲团只眼中。

未悟竹间鸣瓦砾,拟随童子问铃风。

前身倘是胡居士,打破虚空对沼公。

(0)

题陈阳树石二首·其二

解写枯松润石,陈阳笔意名家。

弟子蔡规今老,古人王宰何加。

(0)

和李智伯病中书事四首·其四

老去顿惊诗笔退,愁生唯怕酒肠枯。

尊前学得新翻曲,早晚挥杯幸见呼。

(0)
诗词分类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诗人
邓显鹤 侯蒙 陈宏谋 阿桂 金章宗 赵岐 蔡蒙吉 孙浩然 陈宗礼 孟珙 方孝标 仲长统 胡煦 叶李 郑常 陈翥 沈荃 苏小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