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河南下,被浪花、打散邺宫遗事。
总是英雄儿女恨,酿就千年霸气。
冯淑妃来,慕容廆去,谁问他曹魏。
铜台绣瓦,至今换作残垒。
白头来到中原,吴钩醉舞,不耐涛声沸。
春雁成行都北往,只剩离鸿一对。
一滞吴关,一留赵郡,夜冷那能睡。
阑干拍遍,凄然长念阿纬。
漳河南下,被浪花、打散邺宫遗事。
总是英雄儿女恨,酿就千年霸气。
冯淑妃来,慕容廆去,谁问他曹魏。
铜台绣瓦,至今换作残垒。
白头来到中原,吴钩醉舞,不耐涛声沸。
春雁成行都北往,只剩离鸿一对。
一滞吴关,一留赵郡,夜冷那能睡。
阑干拍遍,凄然长念阿纬。
这首《念奴娇·邺城感怀寄纬云都下》是清代词人陈维崧所作,以邺城为背景,抒发了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感慨。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将历史的沧桑与个人的情感交织在一起。
“漳河南下,被浪花、打散邺宫遗事。”开篇即以漳河的流水比喻时间的流逝,将邺城的历史往事比作被浪花打散的碎片,暗示历史的变迁和人事的无常。
“总是英雄儿女恨,酿就千年霸气。”英雄豪情与儿女柔情并存,共同铸就了邺城的辉煌与霸业,但最终都化为了历史的尘埃。
“冯淑妃来,慕容廆去,谁问他曹魏。”通过提及历史上的具体人物和事件,如冯淑妃、慕容廆、曹魏等,展现了邺城作为政治中心的复杂历史,以及其中权力更迭的残酷。
“铜台绣瓦,至今换作残垒。”铜台和绣瓦曾是繁华的象征,如今却成了荒废的遗迹,表达了对过往荣光不再的感慨。
“白头来到中原,吴钩醉舞,不耐涛声沸。”白头老人在中原之地,手持吴钩(古代兵器),在涛声中饮酒作乐,既表现了对历史的怀念,也体现了面对现实的无奈与洒脱。
“春雁成行都北往,只剩离鸿一对。”春天的大雁成群向北飞去,只有孤独的鸿雁留在原地,象征着离别与孤独,同时也寓意着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
“一滞吴关,一留赵郡,夜冷那能睡。”滞留吴关的人无法入睡,留居赵郡的人也无法安眠,表达了对远方和内心的深深思念。
“阑干拍遍,凄然长念阿纬。”最后,词人拍遍栏杆,满含悲凉之情,长久地怀念着某个人(阿纬),表达了深沉的哀思和对逝去时光的不舍。
整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交织,展现了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既有对英雄时代的向往,也有对现实的无奈与对过去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