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子楼前紫翠分,广陵秋色起氤氲。
泉涵巴蜀千年月,树入荆吴万里云。
宋玉登临仍送客,魏牟流落岂忘君。
明年五岳予真往,子有音书当远闻。
帝子楼前紫翠分,广陵秋色起氤氲。
泉涵巴蜀千年月,树入荆吴万里云。
宋玉登临仍送客,魏牟流落岂忘君。
明年五岳予真往,子有音书当远闻。
这首明代诗人张以宁的《九日与王伯纯登蜀岗》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登高望远的景象。首句“帝子楼前紫翠分”,以帝子楼为背景,暗示了皇家气派,而“紫翠分”则描绘了山色的斑斓与层次。次句“广陵秋色起氤氲”,点出地点在广陵(今扬州),通过氤氲的秋意,渲染出浓厚的季节氛围。
第三句“泉涵巴蜀千年月”,将泉水与巴蜀之地的历史悠久相联系,月影倒映其中,富有历史的沉淀感。第四句“树入荆吴万里云”,借树木延伸到远方的荆吴之地,展现了壮阔的视野和空间感。
第五、六句“宋玉登临仍送客,魏牟流落岂忘君”,借用典故,以宋玉和魏牟的典故表达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即使身在异乡,也难以忘怀彼此。最后两句“明年五岳予真往,子有音书当远闻”,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相聚的期待,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即使相隔万里,也会因书信传递情谊。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登高所见的自然景色为载体,融入历史典故,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的情感交流,以及对未来的期许,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情感共鸣。
世人竞羡春花早,我说秋花迟更好。
春花从无百日红,惟有秋花偏耐老。
花花相对换新年,观者一时齐称妍。
当筵不惟菊度岁,寒梅一树相比肩。
此物何为同位置,老圃孤山争献媚。
留此孤标傲世姿,化工指点非无意。
君不见西湖处士家,水边篱落枝横斜;
又不见五柳先生宅,葛巾大醉欢今夕。
抚时且共霜中守,乘兴看花兼把酒。
劝君畅饮延龄杯,劝君小试调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