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即事三首·其三》
《即事三首·其三》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日月随天旋,疾迟与天谋。

寒暑自有常,不顾万物求。

蜉蝣蔽朝夕,蟪蛄疑春秋。

眇眇上古历,回环今几周。

(0)
注释
日月:太阳和月亮。
旋:旋转。
疾迟:快慢。
天谋:天道的安排。
寒暑:冷暖四季。
常:规律。
万物:所有生物。
求:祈求。
蜉蝣:一种寿命极短的昆虫。
蔽:遮蔽。
朝夕:从早到晚。
疑:疑惑。
眇眇:渺远。
上古:古代。
历:历史。
回环:循环往复。
今几周:至今已轮回了多少次。
翻译
太阳月亮跟随天体旋转,快慢都与天道相应。
四季更替自有规律,不需顾及万物的祈求。
蜉蝣朝生暮死,不知晓季节的变换。
遥远的上古岁月,如今轮回已经多少周了。
鉴赏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规律和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悟。

“日月随天旋”一句,以宏大的视角描绘日月与天空的关系,强调它们运行不息,仿佛是宇宙转动的一部分。“疾迟与天谋”则进一步说明,无论自然界的变化快慢,都在天的安排之中,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规律的认同和顺应。

“寒暑自有常,不顾万物求”两句,指出自然界的冷热变化都有其固有的规则,并不受外界事物的影响或请求。这两句强调了自然法则的独立性和不可抗拒性,同时也隐含着一种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

“蜉蝣蔽朝夕,蟪蛄疑春秋”通过对昆虫生活习性的描写,展现了时间流逝的速度。这里的“蔽”和“疑”字用得恰到好处,一方面形象地表达了昆虫对于时间变化的无知感,另一方面也反映出诗人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最后,“眇眇上古历,回环今几周”则是诗人的深沉感叹。这里的“眇眇”形容历史的久远和模糊,以及“回环”一词,既可理解为时间循环往复,也可看作是对历史长河中事件相似性的暗示。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于天地运行规律、生命有限和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苍梧即事

近岸江声急,孤舟下杳冥。

峡泉飞暴雨,滩石走群星。

水有潇湘色,猿同巴蜀听。

令人思舜德,一望九疑青。

(0)

寒食礼先师真五首·其五

清明寒食与诸人,共礼先师不动身。

万法本闲心亦尔,将来谁是得吾真。

(0)

六句偈六首·其二后念是圣

后念是圣,一拳打正。干戈丛里,拾得性命。

(0)

建炎己酉冬自婺女携家至临海岁首泛舟憩天柱精舍谒吴君文叟山林感泉石之胜叹城邑之人沈酣势利不知山中之乐也

列嶂峥嵘植翠屏,寒泉绿净浸轩楹。

衣巾清润玻瓈上,窗牖疏明图画成。

尘世正趋名利域,山居不识鼓鼙声。

莫年忧患将何适,暂喜沧浪可濯缨。

(0)

乞梅

朔风吹尽西山雪,合有早梅凌雪开。

不应占看野塘上,分我一枝春色来。

(0)

汪信民约诸人游城南陈氏园不果

先生休沐不谭经,准拟行槃到野亭。

兴尽回船散童骑,客来呼吏出盆瓶。

奁中白黑谁成败,盏底圣贤同醉醒。

却笑伯伦尚多事,苦怜江汉载浮萍。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韩琦 左宗棠 邓雅 李弥逊 曾国藩 杨亿 赵秉文 王维 吕碧城 尹台 张煌言 金幼孜 郭谏臣 龚自珍 韩愈 王恽 舒岳祥 王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